第233章 【太後為隆科多求情】
關燈
小
中
大
第233章 【太後為隆科多求情】
“爺,那些信真的全都被火燒了,妾身真的沒有騙您?。 ?br />
李四兒閉口不提信件丟失的事情,她怕隆科多知道後,真的生她的氣。
但隆科多聽後,絲毫不相信她說的話。
這個事情的嚴重性,不言而喻,如果皇上動怒,可能會危及佟佳一族。
此事雖然經過皇上的鎮壓,暫時得到平息,但私底下的議論一點都沒有減輕。
果郡王得到消息後,急匆匆的趕去了養心殿。
皇上臉上的表情異常沉重:
“老十七,你來了。”
“皇兄,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臣弟怎能不來。”
果郡王緊蹙眉頭,看起來擔心極了,他拱著手看向皇上,言辭懇切的說道:
“還請皇兄一定不要聽信外面的傳言,冤枉了皇額娘……”
“這件事情……是真是假不重要?!?br />
皇上說話的時候,聲音明顯頓了一下:
“重要的是,此事已經在朝堂上引發了軒然大波。”
皇上說著,啪的一聲拍在了桌子上。
“那皇兄你預備怎麼做?”
皇上眸子變得深邃,一臉平靜的看向果郡王:
“朕如今也很為難,但朕不能不保全皇阿瑪的顏面?!?br />
“可皇額娘她……”
“朕相信,皇額娘為了大局會理解的?!?br />
“皇兄……”
沒等果郡王說完,皇上就出言打斷了他的話:
“老十七,朕這裏還有事要處理?!?br />
“皇額娘為了此事心情難免不好?!?br />
“你既然進了宮,就去壽康宮看看皇額娘,多陪她說說話?!?br />
果郡王一臉謙卑的看向皇上拱手道:
“是,臣弟告退?!?br />
果郡王對太後,其實只是面上的孝順,他之所以過來求情,也是做給皇上和太後看的。
他只要一想到,舒太妃之所以被幽禁在甘露寺,和他母子分離,都是出自太後之手。
私心裏,就巴不得皇上盡快處置了太後!
到了壽康宮,果郡王也只不過是和太後閑聊了幾句,就離開了。
皇上心裏已經有了決斷,于是就命人傳來了張廷玉。
“皇上,隆科多有從龍之功,他在朝多年,身後也有不少追隨者?!?br />
“皇上在對他的處置上,怕是要費些功夫?!?br />
張廷玉是朝廷的肱股之臣,對皇上說話也是直言不諱。
“朕又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被噬献谏衔?,臉上霧霾重重:
“隆科多這麼多年來貪污受賄,結黨營私,朕一直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如今已到了非除他不可的地步……”
“張愛卿,你覺得朝廷中派誰去調查隆科多比較合適?”
張廷玉低頭想了半晌,然後看向皇上說道:
“皇上,據微臣所掌握的消息,隆科多似乎和長子岳興阿的關系不是太好?!?br />
“岳興阿的生母赫舍裏氏,就是被隆科多的小妾李四兒殘忍殺害。”
“而隆科多非但不怪罪,反而更加寵愛李四兒,岳興阿心裏難免會心生怨恨?!?br />
“微臣覺得,皇上倒是可以從岳興阿入手。”
皇上心有疑慮,因為岳興阿畢竟畢竟是隆科多的兒子。
即便有再多的仇恨,也改變不了他們的父子關系。
張廷玉擡眼看向皇上:
“父子之間如果沒有情分,會比旁人更不如?!?br />
“更何況,此事事關生死,岳興阿一定會明白大義滅親,可以保全自身的道理。”
皇上聽後點了點頭,他又把話題轉移到了太後的身上:
“太後那裏,朕心裏很是為難?!?br />
“可為了皇阿瑪和大清的顏面,朕不得不……”
“皇上您的意思是……”
張廷玉聽出皇上話裏的意思,是要處死太後,但還是不得不問上一問。
張廷玉最是正派的人,他一向看重老祖宗的規矩,為了維護大清的顏面,他心裏也是支持皇上這麼做的。
皇上陰沉著臉,看向張廷玉:
“只是太後她是朕的生母,朕恐日後傳了出去,會對朕的清譽有影響?!?br />
“所以朕今日傳你過來,就是想讓你幫朕出出主意。”
張廷玉低頭沉吟片刻:
“皇上,如果皇上真的下定了決心,此事并不難辦……”
張廷玉小聲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皇上,皇上也覺得此計可行。
等皇上把岳興阿傳來的時候,岳興阿立即表明心意,說他願意替皇上分憂解難。
更把他暗中搜集隆科多犯罪證據的事情,告訴了皇上。
岳興阿的這些話,讓皇上心裏有了底。
皇上對太後的母子情分本就淡薄,如果沒有發生這檔子事情,他和太後還可以相安無事的扮演母慈子孝。
可如今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皇上不得不下決斷。
思慮再三,皇上還是決定到壽康宮找太後。
請安坐定之後,皇上擡眼看了一眼太後,便把目光從太後身上移了開來:
“這幾日,兒子沒來看皇額娘,還請皇額娘不要見怪?!?br />
太後猜出一副慈祥的模樣,看向皇上:
“皇帝是該顧著前朝要緊?!?br />
“這些日子,前朝的事情雖然多,但歸根結底只有一件事……”
皇上說著擡眼看向了太後。
太後知道皇上說的是流言之事,緊蹙了一下眉頭說道:
“是哀家給皇帝添麻煩了?!?br />
“除此之外,隆科多的長子岳興阿,向朕檢舉隆科多結黨營私,欺君罔上?!?br />
太後聽皇上話裏的意思,是要除去隆科多,臉上的表情變得凝重了起來:
“年羹堯如今傷了腿,也算是保全了自身。”
“哀家原以為皇帝會讓隆科多安享晚年,原來皇帝心裏還是容不下他!”
“不是朕容不下他,而是他自己容不下他自己?!?br />
“年羹堯在的時候,二人勾結良多,你早就知道,如今皇額娘和隆科多的流言,又傳的天下皆知……”
“流言的事,本就是外人的捕風捉影,皇帝又怎能全信?”
“年羹堯和隆科多向來不睦,為了讓他們暫保安寧,維持表面和氣,皇帝還主動提出,將年羹堯的長子,過繼給隆科多做義子?!?br />
“若說他二人曾經勾結,豈非皇帝就是主謀?”
“皇帝能容忍年羹堯身退,又封華妃做了貴妃,如今竟因為外面的謠言,就要致隆科多于死地?”
太後平時雖對皇上心有不滿,但也總能保持表面的和氣。
而如今為了隆科多,竟然不惜和皇上爭辯!
皇上心裏本就惱火,聽了太後這番話,就更加堅定了自己內心的想法。
“朕看了岳興阿呈上來的證據,隆科多罪犯滔天,即便兒子冤他一條兩條的,也不為過?!?br />
“更何況他有十數條大罪,即便到了地府之下,閻王面前辯駁,也駁不出什麼來。”
皇上說著,面無表情的看向了太後:
“從前對付年羹堯的時候,皇額娘還給兒子一起布置,就連華貴妃的歡宜香,都是皇額娘為兒子出的主意。”
“怎麼今日到了隆科多就百般庇護?”
“難道少年相識之情,真是恩深義重嗎?”
皇上說話的語氣依然平靜,但裏面的憤怒也是不言自明。
本站無彈出廣告
“爺,那些信真的全都被火燒了,妾身真的沒有騙您?。 ?br />
李四兒閉口不提信件丟失的事情,她怕隆科多知道後,真的生她的氣。
但隆科多聽後,絲毫不相信她說的話。
這個事情的嚴重性,不言而喻,如果皇上動怒,可能會危及佟佳一族。
此事雖然經過皇上的鎮壓,暫時得到平息,但私底下的議論一點都沒有減輕。
果郡王得到消息後,急匆匆的趕去了養心殿。
皇上臉上的表情異常沉重:
“老十七,你來了。”
“皇兄,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臣弟怎能不來。”
果郡王緊蹙眉頭,看起來擔心極了,他拱著手看向皇上,言辭懇切的說道:
“還請皇兄一定不要聽信外面的傳言,冤枉了皇額娘……”
“這件事情……是真是假不重要?!?br />
皇上說話的時候,聲音明顯頓了一下:
“重要的是,此事已經在朝堂上引發了軒然大波。”
皇上說著,啪的一聲拍在了桌子上。
“那皇兄你預備怎麼做?”
皇上眸子變得深邃,一臉平靜的看向果郡王:
“朕如今也很為難,但朕不能不保全皇阿瑪的顏面?!?br />
“可皇額娘她……”
“朕相信,皇額娘為了大局會理解的?!?br />
“皇兄……”
沒等果郡王說完,皇上就出言打斷了他的話:
“老十七,朕這裏還有事要處理?!?br />
“皇額娘為了此事心情難免不好?!?br />
“你既然進了宮,就去壽康宮看看皇額娘,多陪她說說話?!?br />
果郡王一臉謙卑的看向皇上拱手道:
“是,臣弟告退?!?br />
果郡王對太後,其實只是面上的孝順,他之所以過來求情,也是做給皇上和太後看的。
他只要一想到,舒太妃之所以被幽禁在甘露寺,和他母子分離,都是出自太後之手。
私心裏,就巴不得皇上盡快處置了太後!
到了壽康宮,果郡王也只不過是和太後閑聊了幾句,就離開了。
皇上心裏已經有了決斷,于是就命人傳來了張廷玉。
“皇上,隆科多有從龍之功,他在朝多年,身後也有不少追隨者?!?br />
“皇上在對他的處置上,怕是要費些功夫?!?br />
張廷玉是朝廷的肱股之臣,對皇上說話也是直言不諱。
“朕又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被噬献谏衔?,臉上霧霾重重:
“隆科多這麼多年來貪污受賄,結黨營私,朕一直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如今已到了非除他不可的地步……”
“張愛卿,你覺得朝廷中派誰去調查隆科多比較合適?”
張廷玉低頭想了半晌,然後看向皇上說道:
“皇上,據微臣所掌握的消息,隆科多似乎和長子岳興阿的關系不是太好?!?br />
“岳興阿的生母赫舍裏氏,就是被隆科多的小妾李四兒殘忍殺害。”
“而隆科多非但不怪罪,反而更加寵愛李四兒,岳興阿心裏難免會心生怨恨?!?br />
“微臣覺得,皇上倒是可以從岳興阿入手。”
皇上心有疑慮,因為岳興阿畢竟畢竟是隆科多的兒子。
即便有再多的仇恨,也改變不了他們的父子關系。
張廷玉擡眼看向皇上:
“父子之間如果沒有情分,會比旁人更不如?!?br />
“更何況,此事事關生死,岳興阿一定會明白大義滅親,可以保全自身的道理。”
皇上聽後點了點頭,他又把話題轉移到了太後的身上:
“太後那裏,朕心裏很是為難?!?br />
“可為了皇阿瑪和大清的顏面,朕不得不……”
“皇上您的意思是……”
張廷玉聽出皇上話裏的意思,是要處死太後,但還是不得不問上一問。
張廷玉最是正派的人,他一向看重老祖宗的規矩,為了維護大清的顏面,他心裏也是支持皇上這麼做的。
皇上陰沉著臉,看向張廷玉:
“只是太後她是朕的生母,朕恐日後傳了出去,會對朕的清譽有影響?!?br />
“所以朕今日傳你過來,就是想讓你幫朕出出主意。”
張廷玉低頭沉吟片刻:
“皇上,如果皇上真的下定了決心,此事并不難辦……”
張廷玉小聲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皇上,皇上也覺得此計可行。
等皇上把岳興阿傳來的時候,岳興阿立即表明心意,說他願意替皇上分憂解難。
更把他暗中搜集隆科多犯罪證據的事情,告訴了皇上。
岳興阿的這些話,讓皇上心裏有了底。
皇上對太後的母子情分本就淡薄,如果沒有發生這檔子事情,他和太後還可以相安無事的扮演母慈子孝。
可如今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皇上不得不下決斷。
思慮再三,皇上還是決定到壽康宮找太後。
請安坐定之後,皇上擡眼看了一眼太後,便把目光從太後身上移了開來:
“這幾日,兒子沒來看皇額娘,還請皇額娘不要見怪?!?br />
太後猜出一副慈祥的模樣,看向皇上:
“皇帝是該顧著前朝要緊?!?br />
“這些日子,前朝的事情雖然多,但歸根結底只有一件事……”
皇上說著擡眼看向了太後。
太後知道皇上說的是流言之事,緊蹙了一下眉頭說道:
“是哀家給皇帝添麻煩了?!?br />
“除此之外,隆科多的長子岳興阿,向朕檢舉隆科多結黨營私,欺君罔上?!?br />
太後聽皇上話裏的意思,是要除去隆科多,臉上的表情變得凝重了起來:
“年羹堯如今傷了腿,也算是保全了自身。”
“哀家原以為皇帝會讓隆科多安享晚年,原來皇帝心裏還是容不下他!”
“不是朕容不下他,而是他自己容不下他自己?!?br />
“年羹堯在的時候,二人勾結良多,你早就知道,如今皇額娘和隆科多的流言,又傳的天下皆知……”
“流言的事,本就是外人的捕風捉影,皇帝又怎能全信?”
“年羹堯和隆科多向來不睦,為了讓他們暫保安寧,維持表面和氣,皇帝還主動提出,將年羹堯的長子,過繼給隆科多做義子?!?br />
“若說他二人曾經勾結,豈非皇帝就是主謀?”
“皇帝能容忍年羹堯身退,又封華妃做了貴妃,如今竟因為外面的謠言,就要致隆科多于死地?”
太後平時雖對皇上心有不滿,但也總能保持表面的和氣。
而如今為了隆科多,竟然不惜和皇上爭辯!
皇上心裏本就惱火,聽了太後這番話,就更加堅定了自己內心的想法。
“朕看了岳興阿呈上來的證據,隆科多罪犯滔天,即便兒子冤他一條兩條的,也不為過?!?br />
“更何況他有十數條大罪,即便到了地府之下,閻王面前辯駁,也駁不出什麼來。”
皇上說著,面無表情的看向了太後:
“從前對付年羹堯的時候,皇額娘還給兒子一起布置,就連華貴妃的歡宜香,都是皇額娘為兒子出的主意。”
“怎麼今日到了隆科多就百般庇護?”
“難道少年相識之情,真是恩深義重嗎?”
皇上說話的語氣依然平靜,但裏面的憤怒也是不言自明。
本站無彈出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