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三舅父三舅母
關燈
小
中
大
123三舅父三舅母
123三舅父三舅母
“快,去二門那裏。”老太太也難掩激動的往前快走了幾步。
田浩扶著老太太走到了二門那裏,正好趕上幾個碧油車停在門口。
這種碧油車,是用青藍色油布作車帷的車輛,以牛、騾子或者駑馬拉車,走得平穩。
但車身不大,只有一個牲口拉車,在古代為女子所乘。
既為女子所乘坐的車子,那麼這樣的車子一般都是女眷與孩童乘坐,所以這車裏是誰?
田浩好奇的看了過去。
他來往前後院乘坐的車子,是一輛烏棚馬車,與這碧油車大不相同。
如今這幾輛碧油車後頭,還有三輛烏棚馬車跟著,還有一輛拉東西的!
且他剛來那會兒,連車子都沒敢乘坐,是二人一頂軟轎把他擡進來的。
轎子肯定比馬車舒坦啊!但不能常用,因為會被人詬病,說是以人力做畜力。
除非是大病之人、體弱之輩,或者年老之人等等,必要的時候,用轎子人力擡著走。
這幾輛碧油車,是大舅母二舅母經常乘坐的,但是剩下的呢?
大舅母二舅母從車上下來,就趕緊過來扶著老太太了。
倒是從另外的車上下來的人,田浩不認識,但一看就應該是自己人。
田浩看到了大舅父二舅父,以及一個不認識的中年人,這個中年人臉色很好,面白而短須,身量修長,穿著一件廣袖長袍,頭發烏黑,戴著一三梁進賢冠。
風度翩翩,氣質文雅。
大舅父二舅父也都是頭上扣著進賢冠,只不過略有不同。
本朝制度,進賢冠主要以梁的多少及所佩綬分官銜等級。
一品為冠七梁,革帶用玉,綬用雲鳳四色花錦。
二品為冠六梁,革帶用犀,綬同一品。
三品為冠五梁,革帶用金,綬用雲鶴花錦。
四品為冠四梁,綬同三品。
五品為冠三梁,革帶用銀,綬用盤雕花錦。
六品、七品為冠二梁,革帶用銀,綬用練鵲三色花錦。
八品、九品為冠一梁,革帶用烏角,綬用鸂鶒二色花錦。
大舅父自然是一品了,二舅父是四品,那麼這位就是五品了。
跟他傳說中的三舅父一樣,五品,他是地方上的知府,五品錯不了。
如果是京中或者直隸的知府,那麼四品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這東西不能亂戴,一般人腦袋不夠大,還真不敢戴這東西呢!
“母親!”果然,這個人看到老太太站在那裏,雙目一紅,往前跑了幾步,一撩開袍服衣擺,膝蓋一軟,就跪倒在了老太太的面前。
扶著老太太的兩個舅母以及其他人都退了開來。
畢竟人家跪的是老太太,不是他們,這個便宜可不能蹭。
“母親!”從碧油車上下來一個少婦,穿著一件墨綠底子,繡著纏枝花卉圖案,鑲邊淡藍綢面的圓領褙子,又著一件煙藍色撒花緞的馬面裙。
頭上只是一對兒簡單的白玉蘭花簪子,一對兒配套的白玉耳墜子,以及一對戴在手腕子上的白玉鐲子。
說實話,素是素了點兒,但勝在這少婦氣質好啊!
手裏牽著個小男孩兒,懷裏抱著一個小女娃娃,看到丈夫跪在那裏,也喊了一嗓子,帶著倆孩子疾走幾步,也跪倒在老太太的腳邊。
田浩篤定了,得了,這就是自己那期盼已久的三舅父全家了。
老太太看到跪在腳邊的兒子兒媳婦,還有倆懵懵懂懂的孩童,多年未見,頓時也哎呦一聲,抱著那三兒子就哭上了:“我的兒啊!”
哀泣的聲音,讓人心裏酸酸的:“這十幾年你離家,娘都要想死你了!”
老太太是真的哭了,眼淚一雙一對的掉,嚇的兩個舅父和舅母們趕緊勸慰:“老太太,老三一家子回來了,以後都不走了,這是好事兒,您老可別哭了,哭壞了眼睛可不好。”
“是啊,老太太,有什麼事情進去說,這二門上風大呢!”
“母親,兒子想您啊!”三舅父還挺情真意切,一個大男人,也流了幾滴淚,可見是真的想家、想母親了。
“想你也不回來!”老太太氣的又錘了三舅父好幾下:“當初說了,讓你留京,你偏不聽,出去一走就是十幾年,你是要了我老婆子的命啊!”
田浩在一邊點頭,撇嘴。
三舅父這家世,這背景,這出身,哪兒都能橫著走好麼。
祖父是定國公,父親定國公,親哥還是定國公,哪怕他是個文官,走科舉入仕的路子,也沒必要真的跟別人一樣,苦哈哈的外放,從縣令做起,升任知府再調入京中。
在外頭熬了十幾年,才入京述職,得以歸家。
就憑定國公府這名頭,連族人都能安排個在京城的職位,滋潤的活下去,更何況是府裏正兒八經的嫡支爺們兒了。
“母親,兒子這不是回來了嗎?”三舅父有些羞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兒子有了地方上的閱歷,對政務更能得心應手。”
這個倒是實話,按照朝廷的傳統規矩,沒有外派,擔任過地方官,主政一方的人,是不能作為堂官的,也就是一把手的官職。
比如說六部尚書,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主政一方的經驗,甚至每一個人都做過地方上的巡撫。
前朝的巡撫擁有一省行政、軍事、監察、司法等各項權力,與總督同為地方最高長官;到了本朝同樣如此,甚至在沒有總督的時候,巡撫可代掌本省軍政、民政、吏治、刑獄、關稅、漕政等。
且巡撫職位重要,比起總督是武將擔任來說,任用巡撫,多為文臣集體推薦,再由天子下聖旨任命。
總督是武將,而巡撫就是文臣,同為每一省份的最高官員。
但基本上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去,卸任之後,入京最少也得是個六部侍郎啦!
“在京城也能練手,你少糊弄我老婆子!”老太太才不管那些官場潛規則,她一抹眼淚兒,紅著眼睛摸了摸他的臉:“走的時候,青蔥似的翩翩佳公子,結果現在連胡子都長了。”
“母親,兒子走的時候都及冠了。”三舅父老臉一紅。
而他如今都三十多了好麼,還翩翩佳公子呢!
“好了,母親,讓三弟起來吧。”二舅父看夠了自己弟弟的笑話,才出聲道:“這一直跪著呢!”
“就該讓他跪著。”老太太賭氣。
大舅母趕緊上前說好話求情:“母親,不看三弟的面子,也得看看三弟妹呀?這還有倆孩子呢。”
“是啊,母親,您不疼小孫子,也得心疼小孫女兒不是?”二舅母也道:“這可是咱們定國公府這一代,目前唯一的嫡女啊!”
“長生,快勸勸你姥姥。”大舅父又推了推田浩,沒敢使勁兒,誰讓老太太就喜歡長生這個外孫子呢。
他也稀罕這個小外甥。
關鍵時刻,他只能指望這個小外甥了。
“姥姥,這就是三舅父和三舅母吧?”田浩趕緊上前:“這是我小表弟和小表妹?”
兩個孩子,一個六七歲大,虎頭虎腦的可愛,一個大概只有三五歲的年紀,在母親懷裏驚慌的看著哭泣的父親和母親,以及一大圈陌生的人。
“對,起來吧,賢媳你快起來,這些年辛苦你了。”老太太先把兒媳婦扶了起來:“這是我那可憐的小孫子和小孫女兒吧?”
“是,這是丁淳。”三舅母丁姚氏紅著眼睛道:“淳兒,來,這就是你祖母。”
“淳兒給祖母請安。”小家夥兒很懂禮數,先給老太太跪下磕了三個頭。
“好,好!”老太太一把拉起了小孫子,點點頭:“是個壯實的好孩子。”
又看向了丁姚氏懷裏的女孩兒,這小女孩兒才一點點大,穿著一身鵝黃色的小兒襖裙,梳著小小的包包頭,大眼睛怯怯的看著丁雲氏這個老太太。
“這是我那小孫女兒?”老太太看到小女孩兒簡直眼睛都離不開了。
丁姚氏也是個乖覺的,將女孩兒遞給了老太太:“是,這是丫丫,大名沒敢起,一直喊著丫丫的,來,丫丫,這是祖母。”
“丫丫見過祖母。”小丫頭奶聲奶氣的說著話,還有些怕怕的,老太太頓時就眉開眼笑了起來,對著三兒子擺了擺手:“你起來吧,看在你給我生了兩個好孩子的份上,你媳婦兒也辛苦了這麼許多年,進去說,進去說!”
“謝母親。”
大概丁起也知道自己不對,一點不服氣都沒有,站起來後,看了一眼田浩:“這就是長生?”
田浩趕緊要去見禮,被老太太一把拉住了:“進去說,這是長生,你唯一的外甥。”
“對,進去說。”
全家人快速的進入了松鶴堂。
進了松鶴堂,老太太端坐在正位上,三舅父丁起帶著妻兒,再次給老太太跪下磕頭:“母親,孩兒宦游十餘年,如今歸京述職,回到家裏,見過母親,這些年,孩兒不孝!”
“兒媳不孝。”兩口子的眼眶子一直紅彤彤的,倆孩子懵懵懂懂,但也跟著跪地磕頭。
“行了,那些客氣話不要說了,都起來吧。”老太太擦了擦眼淚:“來,丫丫,到奶奶這兒來。”
小女孩兒看了看母親與父親,發現二人都親切的笑著呢,就挪動了小短腿兒,湊到了老太太的跟前兒:“奶奶。”
小聲音軟軟的,奶萌奶萌的,別提多招人喜歡了。
“唉,哎!”老太太高興啊,把小姑娘抱起來,放在了自己的懷裏,又招呼田浩過來:“長生啊,來,這是你三舅父,三舅母。”
“外甥田浩,田微瀾,拜見三舅父,三舅母。”這回輪到田浩行大禮了。
“好,好孩子。”看到田浩,三舅父又掉了兩顆金豆子:“小妹泉下有知,應當瞑目,你是個好孩子。規矩好,教養好,有才華……就是身板子看著單薄了些。沒關系,三舅父帶了一些東北的老山參和鹿茸等物回來,給你補一補。”
三舅母也道:“還有一些山珍,雖然不是什麼金貴的東西,但味道不錯,也對身體有益。”
知道田浩在守孝,大的葷腥不敢讓孩子動,但是山珍還是可以的,蘑菇木耳猴頭菇的,這些可以吃一吃。
兩口子還說叫人送了東西去破軍院,給田浩,另外送了田浩見面禮。
是一整套男子用的岫玉飾品,包括一頂玉冠、玉佩、扇墜等等,雕工精致,價值不菲。
田浩也趕緊讓人奉上了他的孝敬,還有送給小表弟和小表妹的禮物。
相互斯見過之後,算是初步認識了,而老太太呢,也送了小孫子東西,一把黃金鑲嵌寶石的匕首:“這是你祖父的戰利品之一,送給淳兒,你雖然是讀書人,以後八成跟你父親一樣,走科舉入仕的路子,但咱們定國公府,是軍伍起家,不求你日後文武雙全,但也不能太弱了,被人欺負了不知還手,讀書也得不忘了根本,鍛煉一下身手,老三啊,你記得你父親是怎麼教導你的?”
丁起嚇的臉都白了:“母親,父親那是對兒子嚴厲,兒子知道,但淳哥兒就不用了,他還太小,又剛剛啓蒙讀書,身體也不是很好,去軍營裏就算了吧?”
他是去過軍營的,當年可沒少吃苦頭,不過當年他去的是西北軍,如今大哥是在京中的豐臺大營,擔任了一個閑職,掛了個名頭。
不過就算是京中的大營,那也是軍營好麼。
軍營裏頭什麼樣兒,他又不是不知道,他好好的,斯斯文文的兒子,可是去不了那個地方。
再說了,多耽誤學習啊!
“你舍得,我老婆子還舍不得呢!”老太太瞪了這個炸毛了的三兒子一下:“他還這麼小,送去幹什麼?你侄子們也是十二三歲才去的,他是個讀書人的種子,軍中是要去的,但可以大一大的再去,不急,不急啊!但平日裏也不能死讀書,你看長生,這樣的小身板子,還知道每日去鍛煉呢,讓淳兒跟著他表哥一起,晃晃胳膊踢踢腿的,身體好了才能應對科舉那些磋磨,你也是考過的人,當知道那每次考都多困難。”
丁起一想起來自己考試的過程,都忍不住點頭:“那是需要好身體。”
等于是同意了兒子跟著他表哥鍛煉身體了。
不過老太太送給唯一的親孫女兒的見面禮,卻是讓人大跌眼鏡。
本站無彈出廣告
123三舅父三舅母
“快,去二門那裏。”老太太也難掩激動的往前快走了幾步。
田浩扶著老太太走到了二門那裏,正好趕上幾個碧油車停在門口。
這種碧油車,是用青藍色油布作車帷的車輛,以牛、騾子或者駑馬拉車,走得平穩。
但車身不大,只有一個牲口拉車,在古代為女子所乘。
既為女子所乘坐的車子,那麼這樣的車子一般都是女眷與孩童乘坐,所以這車裏是誰?
田浩好奇的看了過去。
他來往前後院乘坐的車子,是一輛烏棚馬車,與這碧油車大不相同。
如今這幾輛碧油車後頭,還有三輛烏棚馬車跟著,還有一輛拉東西的!
且他剛來那會兒,連車子都沒敢乘坐,是二人一頂軟轎把他擡進來的。
轎子肯定比馬車舒坦啊!但不能常用,因為會被人詬病,說是以人力做畜力。
除非是大病之人、體弱之輩,或者年老之人等等,必要的時候,用轎子人力擡著走。
這幾輛碧油車,是大舅母二舅母經常乘坐的,但是剩下的呢?
大舅母二舅母從車上下來,就趕緊過來扶著老太太了。
倒是從另外的車上下來的人,田浩不認識,但一看就應該是自己人。
田浩看到了大舅父二舅父,以及一個不認識的中年人,這個中年人臉色很好,面白而短須,身量修長,穿著一件廣袖長袍,頭發烏黑,戴著一三梁進賢冠。
風度翩翩,氣質文雅。
大舅父二舅父也都是頭上扣著進賢冠,只不過略有不同。
本朝制度,進賢冠主要以梁的多少及所佩綬分官銜等級。
一品為冠七梁,革帶用玉,綬用雲鳳四色花錦。
二品為冠六梁,革帶用犀,綬同一品。
三品為冠五梁,革帶用金,綬用雲鶴花錦。
四品為冠四梁,綬同三品。
五品為冠三梁,革帶用銀,綬用盤雕花錦。
六品、七品為冠二梁,革帶用銀,綬用練鵲三色花錦。
八品、九品為冠一梁,革帶用烏角,綬用鸂鶒二色花錦。
大舅父自然是一品了,二舅父是四品,那麼這位就是五品了。
跟他傳說中的三舅父一樣,五品,他是地方上的知府,五品錯不了。
如果是京中或者直隸的知府,那麼四品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這東西不能亂戴,一般人腦袋不夠大,還真不敢戴這東西呢!
“母親!”果然,這個人看到老太太站在那裏,雙目一紅,往前跑了幾步,一撩開袍服衣擺,膝蓋一軟,就跪倒在了老太太的面前。
扶著老太太的兩個舅母以及其他人都退了開來。
畢竟人家跪的是老太太,不是他們,這個便宜可不能蹭。
“母親!”從碧油車上下來一個少婦,穿著一件墨綠底子,繡著纏枝花卉圖案,鑲邊淡藍綢面的圓領褙子,又著一件煙藍色撒花緞的馬面裙。
頭上只是一對兒簡單的白玉蘭花簪子,一對兒配套的白玉耳墜子,以及一對戴在手腕子上的白玉鐲子。
說實話,素是素了點兒,但勝在這少婦氣質好啊!
手裏牽著個小男孩兒,懷裏抱著一個小女娃娃,看到丈夫跪在那裏,也喊了一嗓子,帶著倆孩子疾走幾步,也跪倒在老太太的腳邊。
田浩篤定了,得了,這就是自己那期盼已久的三舅父全家了。
老太太看到跪在腳邊的兒子兒媳婦,還有倆懵懵懂懂的孩童,多年未見,頓時也哎呦一聲,抱著那三兒子就哭上了:“我的兒啊!”
哀泣的聲音,讓人心裏酸酸的:“這十幾年你離家,娘都要想死你了!”
老太太是真的哭了,眼淚一雙一對的掉,嚇的兩個舅父和舅母們趕緊勸慰:“老太太,老三一家子回來了,以後都不走了,這是好事兒,您老可別哭了,哭壞了眼睛可不好。”
“是啊,老太太,有什麼事情進去說,這二門上風大呢!”
“母親,兒子想您啊!”三舅父還挺情真意切,一個大男人,也流了幾滴淚,可見是真的想家、想母親了。
“想你也不回來!”老太太氣的又錘了三舅父好幾下:“當初說了,讓你留京,你偏不聽,出去一走就是十幾年,你是要了我老婆子的命啊!”
田浩在一邊點頭,撇嘴。
三舅父這家世,這背景,這出身,哪兒都能橫著走好麼。
祖父是定國公,父親定國公,親哥還是定國公,哪怕他是個文官,走科舉入仕的路子,也沒必要真的跟別人一樣,苦哈哈的外放,從縣令做起,升任知府再調入京中。
在外頭熬了十幾年,才入京述職,得以歸家。
就憑定國公府這名頭,連族人都能安排個在京城的職位,滋潤的活下去,更何況是府裏正兒八經的嫡支爺們兒了。
“母親,兒子這不是回來了嗎?”三舅父有些羞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兒子有了地方上的閱歷,對政務更能得心應手。”
這個倒是實話,按照朝廷的傳統規矩,沒有外派,擔任過地方官,主政一方的人,是不能作為堂官的,也就是一把手的官職。
比如說六部尚書,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主政一方的經驗,甚至每一個人都做過地方上的巡撫。
前朝的巡撫擁有一省行政、軍事、監察、司法等各項權力,與總督同為地方最高長官;到了本朝同樣如此,甚至在沒有總督的時候,巡撫可代掌本省軍政、民政、吏治、刑獄、關稅、漕政等。
且巡撫職位重要,比起總督是武將擔任來說,任用巡撫,多為文臣集體推薦,再由天子下聖旨任命。
總督是武將,而巡撫就是文臣,同為每一省份的最高官員。
但基本上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去,卸任之後,入京最少也得是個六部侍郎啦!
“在京城也能練手,你少糊弄我老婆子!”老太太才不管那些官場潛規則,她一抹眼淚兒,紅著眼睛摸了摸他的臉:“走的時候,青蔥似的翩翩佳公子,結果現在連胡子都長了。”
“母親,兒子走的時候都及冠了。”三舅父老臉一紅。
而他如今都三十多了好麼,還翩翩佳公子呢!
“好了,母親,讓三弟起來吧。”二舅父看夠了自己弟弟的笑話,才出聲道:“這一直跪著呢!”
“就該讓他跪著。”老太太賭氣。
大舅母趕緊上前說好話求情:“母親,不看三弟的面子,也得看看三弟妹呀?這還有倆孩子呢。”
“是啊,母親,您不疼小孫子,也得心疼小孫女兒不是?”二舅母也道:“這可是咱們定國公府這一代,目前唯一的嫡女啊!”
“長生,快勸勸你姥姥。”大舅父又推了推田浩,沒敢使勁兒,誰讓老太太就喜歡長生這個外孫子呢。
他也稀罕這個小外甥。
關鍵時刻,他只能指望這個小外甥了。
“姥姥,這就是三舅父和三舅母吧?”田浩趕緊上前:“這是我小表弟和小表妹?”
兩個孩子,一個六七歲大,虎頭虎腦的可愛,一個大概只有三五歲的年紀,在母親懷裏驚慌的看著哭泣的父親和母親,以及一大圈陌生的人。
“對,起來吧,賢媳你快起來,這些年辛苦你了。”老太太先把兒媳婦扶了起來:“這是我那可憐的小孫子和小孫女兒吧?”
“是,這是丁淳。”三舅母丁姚氏紅著眼睛道:“淳兒,來,這就是你祖母。”
“淳兒給祖母請安。”小家夥兒很懂禮數,先給老太太跪下磕了三個頭。
“好,好!”老太太一把拉起了小孫子,點點頭:“是個壯實的好孩子。”
又看向了丁姚氏懷裏的女孩兒,這小女孩兒才一點點大,穿著一身鵝黃色的小兒襖裙,梳著小小的包包頭,大眼睛怯怯的看著丁雲氏這個老太太。
“這是我那小孫女兒?”老太太看到小女孩兒簡直眼睛都離不開了。
丁姚氏也是個乖覺的,將女孩兒遞給了老太太:“是,這是丫丫,大名沒敢起,一直喊著丫丫的,來,丫丫,這是祖母。”
“丫丫見過祖母。”小丫頭奶聲奶氣的說著話,還有些怕怕的,老太太頓時就眉開眼笑了起來,對著三兒子擺了擺手:“你起來吧,看在你給我生了兩個好孩子的份上,你媳婦兒也辛苦了這麼許多年,進去說,進去說!”
“謝母親。”
大概丁起也知道自己不對,一點不服氣都沒有,站起來後,看了一眼田浩:“這就是長生?”
田浩趕緊要去見禮,被老太太一把拉住了:“進去說,這是長生,你唯一的外甥。”
“對,進去說。”
全家人快速的進入了松鶴堂。
進了松鶴堂,老太太端坐在正位上,三舅父丁起帶著妻兒,再次給老太太跪下磕頭:“母親,孩兒宦游十餘年,如今歸京述職,回到家裏,見過母親,這些年,孩兒不孝!”
“兒媳不孝。”兩口子的眼眶子一直紅彤彤的,倆孩子懵懵懂懂,但也跟著跪地磕頭。
“行了,那些客氣話不要說了,都起來吧。”老太太擦了擦眼淚:“來,丫丫,到奶奶這兒來。”
小女孩兒看了看母親與父親,發現二人都親切的笑著呢,就挪動了小短腿兒,湊到了老太太的跟前兒:“奶奶。”
小聲音軟軟的,奶萌奶萌的,別提多招人喜歡了。
“唉,哎!”老太太高興啊,把小姑娘抱起來,放在了自己的懷裏,又招呼田浩過來:“長生啊,來,這是你三舅父,三舅母。”
“外甥田浩,田微瀾,拜見三舅父,三舅母。”這回輪到田浩行大禮了。
“好,好孩子。”看到田浩,三舅父又掉了兩顆金豆子:“小妹泉下有知,應當瞑目,你是個好孩子。規矩好,教養好,有才華……就是身板子看著單薄了些。沒關系,三舅父帶了一些東北的老山參和鹿茸等物回來,給你補一補。”
三舅母也道:“還有一些山珍,雖然不是什麼金貴的東西,但味道不錯,也對身體有益。”
知道田浩在守孝,大的葷腥不敢讓孩子動,但是山珍還是可以的,蘑菇木耳猴頭菇的,這些可以吃一吃。
兩口子還說叫人送了東西去破軍院,給田浩,另外送了田浩見面禮。
是一整套男子用的岫玉飾品,包括一頂玉冠、玉佩、扇墜等等,雕工精致,價值不菲。
田浩也趕緊讓人奉上了他的孝敬,還有送給小表弟和小表妹的禮物。
相互斯見過之後,算是初步認識了,而老太太呢,也送了小孫子東西,一把黃金鑲嵌寶石的匕首:“這是你祖父的戰利品之一,送給淳兒,你雖然是讀書人,以後八成跟你父親一樣,走科舉入仕的路子,但咱們定國公府,是軍伍起家,不求你日後文武雙全,但也不能太弱了,被人欺負了不知還手,讀書也得不忘了根本,鍛煉一下身手,老三啊,你記得你父親是怎麼教導你的?”
丁起嚇的臉都白了:“母親,父親那是對兒子嚴厲,兒子知道,但淳哥兒就不用了,他還太小,又剛剛啓蒙讀書,身體也不是很好,去軍營裏就算了吧?”
他是去過軍營的,當年可沒少吃苦頭,不過當年他去的是西北軍,如今大哥是在京中的豐臺大營,擔任了一個閑職,掛了個名頭。
不過就算是京中的大營,那也是軍營好麼。
軍營裏頭什麼樣兒,他又不是不知道,他好好的,斯斯文文的兒子,可是去不了那個地方。
再說了,多耽誤學習啊!
“你舍得,我老婆子還舍不得呢!”老太太瞪了這個炸毛了的三兒子一下:“他還這麼小,送去幹什麼?你侄子們也是十二三歲才去的,他是個讀書人的種子,軍中是要去的,但可以大一大的再去,不急,不急啊!但平日裏也不能死讀書,你看長生,這樣的小身板子,還知道每日去鍛煉呢,讓淳兒跟著他表哥一起,晃晃胳膊踢踢腿的,身體好了才能應對科舉那些磋磨,你也是考過的人,當知道那每次考都多困難。”
丁起一想起來自己考試的過程,都忍不住點頭:“那是需要好身體。”
等于是同意了兒子跟著他表哥鍛煉身體了。
不過老太太送給唯一的親孫女兒的見面禮,卻是讓人大跌眼鏡。
本站無彈出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