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別出心裁的萬壽
關燈
小
中
大
337別出心裁的萬壽
337別出心裁的萬壽
“看來聖人還是心情不好啊!”大舅父丁超等人也都休沐在家,聚在老太太的松鶴堂裏,老太太叫人預備晚飯的時候,煮賞賜下來的銀絲面,要下熱湯面,打幾個荷包蛋。
田浩跟丁淳湊在一起嘀嘀咕咕:“讓你辦的事情,辦妥了沒有啊?”
“長生哥哥放心吧,辦妥了。”丁淳還挺有底氣:“我辦事,你放心!”
“你們小哥倆兒在說什麼呢?”老太太離他們近的很,就聽了一耳朵。
“晚上請姥姥看個熱鬧。”田浩笑的可開心。
大舅父丁超等人明顯是知道點子什麼,但都沒說。
定國公府的氣氛一直都是很和睦和溫馨,有的時候甚至是歡樂,但皇宮裏,氣氛可不太好。
康盛帝不過萬壽了,但宮裏該有的表示還得有,文武百官送了禮物,康盛帝只看了一眼清單就當過目了,後宮的娘娘們送了東西來,康盛帝直接叫人收了起來,看都沒看一眼。
這都黃昏時分了,也沒見康盛帝傳膳。
“聖人還沒傳膳啊?”雙喜公公急得不得了,但卻不趕緊去打擾。
“茶水糕點都送了,再也沒借口進去了啊!”三喜公公也團團轉。
“要不,請人來看看聖人?”清一公公提議:“長公主和洛陽王今日都……都沒來。”
“長公主殿下身子不太舒坦,前些日子著了風,不能出門。”三喜公公道:“洛陽王倒是來求見,可聖人叫他好好在家待著,也沒召見。”
“那後宮……?”清一公公又想到了後宮的女人和孩子們。
“兩位皇子求見都擋了,後宮那些誰還敢主動啊?公主們都還小呢。”三喜公公也沒轍:“該送的禮,一樣沒少,但這天運殿,也不是誰都能來的地方。”
一般的時候,送個東西就不錯了,有那不受寵的,一年到頭也見不到聖人一面的,連送東西來天運殿的門路都沒有。
三位內侍,愁眉不展。
就在這個時候,三元小公公跑來了:“義父,義父!”
“做什麼一驚一乍的?”清一公公這個氣啊!
要不是看他年紀小,早就大嘴巴子輪上去了。
這小子也不知道哪兒走了大運,竟然跟長生公子關系不錯,上次長生公子還特意問過他呢,倒是有貴人緣。
“不是啊,義父,兩位公公,鄭貴妃娘娘來了。”三元小公公氣喘籲籲:“話說就要到了,您看誰通報一聲?”
“貴妃娘娘來了?”這可讓愁眉不展的三位內侍震驚了。
要知道,鄭貴妃在後宮乃是第一人,貴妃娘娘可是代掌鳳印,且一代就是多少年。
不是皇後也就差了個名分和兒子而已。
而且鄭貴妃跟旁的三個有兒子的皇妃還不同,她十分公允,後宮管理的井井有條,聖人對她沒愛也有情在。
鄭貴妃也很懂得分寸,輕易不會送東西來天運殿,更不可能親自來。
李庶人之事爆發後,楊德妃脫簪待罪,跪在天運門外一整天,水米未進,別人都不敢吭聲,唯有鄭貴妃派了人來,將已經半昏迷的楊德妃帶回了後宮,并且把人直接就禁足在了宮殿裏,沒怠慢,該楊德妃有的東西一樣不少。
大皇子都成了李庶人,楊家也獲罪了,可楊德妃依然是楊德妃,就是幽閉宮苑內,不得見他人,也不得出。
班淑妃和劉賢妃都頗有微詞,就連誥命們都有點意見了,可康盛帝卻在轉天賞賜了鄭貴妃一件價值連城的珍珠汗衫,一對兒冰絲玉枕。
此事就不了了之了,沒人說三道四。
鄭貴妃依然是那個鄭貴妃,後宮第一人,真不是白當的。
這個時候,旁人都唯恐避之不及,沒看就算是萬壽,也沒人來觸康盛帝這頭龍的黴頭嗎?可鄭貴妃來了!
親自來了天運殿。
看到貴妃娘娘在一群人擁簇下,乘坐貴妃規格的彩轎的時候,雙喜公公一拍腦袋:“快點兒叫人上熱茶糕點,咱家這就去通報!快呀!”
“是是是!”
三喜公公和清一公公,都比雙喜公公資歷略輕,這些人裏,雙喜公公才是最說了算的那個,他一開口吩咐事兒,其他人只管聽著,招辦!
康盛帝在天運殿裏沒有看奏疏,也沒有看沙盤,觀賞地圖,他在發呆。
這個壽辰他不想過,也不知道該怎麼過。
旁人送來的禮物,他沒有一件覺得可心的,包括定國公府送來的那些東西,都是一些俗物。
而他想知道,田浩送了什麼禮物來?
到頭來他才發現,這救駕之功還沒封賞呢!
田浩只是一個舉人而已,無有官職,連給他送禮的資格都沒有。
這次定國公府沒有捎帶田浩這個小外甥一把,他的名字沒有出現在送禮的名單上。
白白期盼了一把,康盛帝的心情更糟糕了。
他不想吃東西,也不想讓人掌燈,黑漆漆的挺好。
這樣就沒人會發現,他臉上的失落,眼中的失望了。
“聖人,貴妃娘娘來了。”雙喜公公進來了,摸黑他也能走的很平穩,這裏他閉著眼睛都不會撞到東西。
“她來了?”康盛帝同樣驚訝了一下,這個時候,鄭貴妃不該在後宮用膳,然後念經,最後休息的嗎?
她一天的活動基本上都差不多,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是,還帶著貴妃的儀仗,穿著吉服。”雙喜公公道:“像是來給聖人您,賀壽的。”
“她倒是敢。”康盛帝都說了不過萬壽,還有人給他賀壽?
“貴妃娘娘是擔心您。”雙喜公公道:“還帶來了貴妃娘娘親手做的壽桃,聖人?”
“讓她進來吧,多少年都不來一趟。”康盛帝嘴裏嘀嘀咕咕,但心裏其實多少有點感觸。
“是!”雙喜公公松了口氣:“到底是貴妃娘娘,惦記您呢!”
“她呀!”康盛帝嘆了口氣:“叫人掌燈,傳膳吧,朕跟貴妃一起用。”
“是!”雙喜公公更高興了。
鄭貴妃進來的時候,康盛帝恍惚了一下,宮殿裏掌燈了,鄭貴妃一身貴妃的華服,站在燈火輝煌裏,顯得那麼的柔和美好。
“臣妾恭祝聖人福壽綿長。”鄭貴妃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大禮。
“愛妃免禮。”康盛帝伸手,將鄭貴妃拉了起來:“多少年了,你還是這麼客氣。”
“臣妾的本分,不敢忘。”鄭貴妃笑的也很得體。
“今兒怎麼穿了這麼一身?多累呀!”康盛帝小聲抱怨:“去換了吧?”
貴妃的吉服,那可不是一般的繁瑣,同樣知道吉服禮冠有多沉的康盛帝,很是體貼鄭貴妃,都多大年紀了?穿著這一身,頂著那麼多首飾,不綴著頭皮才怪。
“這不是想給您恭祝賀壽的麼!”鄭貴妃也小聲的道:“想著一會兒就回去了。”
“那不行,一會兒一起用膳,先把衣服換了。”康盛帝指了指西暖閣:“去那裏換,你的人帶了衣裳來的吧?”
“只帶了一套。”鄭貴妃道:“是以備不時之需,其實按臣妾的意思,不用帶的,可大宮女還是帶了。”
“賞她二兩銀子,帶得好。”康盛帝趕緊讓雙喜公公親自領路,安排鄭貴妃換下這一身的東西,太重也太板正了。
不過這麼一來,康盛帝倒是心情好了點兒。
鄭貴妃換衣服不快,還重新洗了臉,梳了妝容,出來就被康盛帝領著去了禦膳廳,禦膳都擺好了。
三五十道膳食,天南海北的珍饈美味,不過最惹眼的還是一盤壽桃。
形狀不完美,顏色也一般般,鄭貴妃指著那盤子面粉蒸的壽桃:“這是臣妾親手和面,蒸出來的壽桃,不好看,但是臣妾一番心意,您嘗一個?”
康盛帝奇怪的看著鄭貴妃:“這可不像是你的性子啊?”
“臣妾什麼性子啊?”鄭貴妃給康盛帝親自拿了一碗壽面來,放在了康盛帝的跟前兒。
“以前的你啊,性格耿直,是非分明,但討巧賣乖可沒有,這樣爭寵的手段,你不屑,誰教你的啊?”康盛帝可太知道他這個貴妃的性格了。
外人只當鄭貴妃手段厲害,殊不知,沒有他的默許,一個女人豈能掌控後宮這麼多年?
沒有兒子卻壓得另外三個有兒子的皇妃,擡不起頭來?
“是有人傳了話進來,說聖人心情不虞,不過萬壽,但哪兒能不過呢?”鄭貴妃拿著手帕子捂嘴笑著調侃:“還說自己是聖人的忘年交,總要想辦法讓您開懷,就請臣妾洗手作羹湯,臣妾哪兒會那個啊?但蒸個面粉壽桃還是可以的,就做了這個來湊趣兒。”
“還有人……是那個小家夥兒啊!”康盛帝話說了個開頭,就猜到了是誰:“他怎麼能給你傳信呢?”
這兩個人都沒見過面吧?
也沒聽說有所交集啊?
“是通過內府傳得話,他跟鄭鑫是好友。”鄭貴妃道:“臣妾那二侄子可是個厲害人物,聽聞這一年來,在西南那邊戰績斐然,都是受了長生公子的點撥。”
康盛帝想到西北那邊捷報頻傳,點了點頭:“都是好孩子。”
與其自己人內耗,不如拉出去打外敵。
還能撈一些戰利品回來,按照軍中的約定俗成,不管是什麼戰利品,都得給聖人三成。
還得是戰利品裏最好的那三成,所以聖人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分到不少好東西。
“是啊,是啊!”鄭貴妃又給聖人夾了一筷子的素炒蘑菇。
康盛帝果然吃了點子東西,有鄭貴妃陪著,倒也有了點胃口。
面粉壽桃蒸的很好,他吃了一個,壽面吃幹淨了,又吃了一些菜。
吃過了禦膳,洗了手漱了口,吃了一盞茶,鄭貴妃又邀請康盛帝出門走走。
“走走?”康盛帝懷疑并不是單純的走走。
“去前頭的金鳳樓吧!”鄭貴妃連地方都選好了。
“你確定去金鳳樓?”康盛帝都笑了:“那裏可是皇宮最高的地方了。”
金鳳樓是“金鳳頒詔”金鳳降下之地,也是皇宮裏最高的地方。
“是,就去金鳳樓。”鄭貴妃小聲的笑著道:“有驚喜的,您去不去?”
“去!”
康盛帝也想知道,是什麼驚喜?
那個小家夥兒不會只讓人傳話給鄭貴妃,給他做壽桃而已。
底下人準備的很快,他們倆就去了金鳳樓,初冬的夜,無風但很冷,他們上了金鳳樓卻發現這裏早就點了熏爐,整棟樓裏都溫暖如春。
康盛帝本以為會在樓裏坐著,結果鄭貴妃拉著他,不停腳步,竟然站在了城樓上,是在外面,居高臨下,能看到大興城一大半,這個時候,華燈初上,萬家燈火。
“這?”康盛帝不知這是什麼意思?
“聖人,這是孔明燈,祈福用的,金城侯進獻了一盞,您點燃一下吧!”鄭貴妃從旁邊人手裏拿了一個蠟燭過來。
“好。”康盛帝看了那盞精致的孔明燈,上頭寫了很多字,不過都很小,他點燃了裏頭的燈盞,才發現上頭的字,有些幼稚,有些秀雅。
“這是誰寫的?”
上面寫著很多祝福之語。
“是公主們寫的,不會寫的還按了手印。”鄭貴妃笑著道:“燈籠上的流蘇,是我們幾個女人做的,掛上去的,人人都有出一份力的。”
“你倒是不貪功勞。”康盛帝笑了笑,知道鄭貴妃的意思,後宮不論是女人還是孩子,都是看他過日子。
“臣妾可不敢欺君。”鄭貴妃樂呵呵的幫康盛帝扶起了這只金色龍形的孔明燈。
兩個人一起將孔明燈放飛,看著金色的龍形燈籠飛上天……突然,在這盞金色龍形的孔明燈飛上空之後,下面無數的孔明燈跟著飛升,有花型的,也有鳥型的。
都是彩色的那種,隨著龍形孔明燈飛上天,夜幕中,空中色彩斑斕。
隨後是一片瑩白色的簡單形狀的孔明燈,在整個大興城飛升起來,像是一片星星,整個夜空飄著的全都是祈福的孔明燈。
“聖人,不止文武百官記得您的萬壽,全城百姓也都記得,這些孔明燈,是全大興城百姓們祈福放的,不論是皇宮大內,公侯府邸,還是平民百姓,都在今晚為聖人祈福,希望聖人您平安喜樂,健康長壽。”
“都是長生的主意吧?”康盛帝看著逐漸飛升的孔明燈。
說不感動,是假的。
本站無彈出廣告
337別出心裁的萬壽
“看來聖人還是心情不好啊!”大舅父丁超等人也都休沐在家,聚在老太太的松鶴堂裏,老太太叫人預備晚飯的時候,煮賞賜下來的銀絲面,要下熱湯面,打幾個荷包蛋。
田浩跟丁淳湊在一起嘀嘀咕咕:“讓你辦的事情,辦妥了沒有啊?”
“長生哥哥放心吧,辦妥了。”丁淳還挺有底氣:“我辦事,你放心!”
“你們小哥倆兒在說什麼呢?”老太太離他們近的很,就聽了一耳朵。
“晚上請姥姥看個熱鬧。”田浩笑的可開心。
大舅父丁超等人明顯是知道點子什麼,但都沒說。
定國公府的氣氛一直都是很和睦和溫馨,有的時候甚至是歡樂,但皇宮裏,氣氛可不太好。
康盛帝不過萬壽了,但宮裏該有的表示還得有,文武百官送了禮物,康盛帝只看了一眼清單就當過目了,後宮的娘娘們送了東西來,康盛帝直接叫人收了起來,看都沒看一眼。
這都黃昏時分了,也沒見康盛帝傳膳。
“聖人還沒傳膳啊?”雙喜公公急得不得了,但卻不趕緊去打擾。
“茶水糕點都送了,再也沒借口進去了啊!”三喜公公也團團轉。
“要不,請人來看看聖人?”清一公公提議:“長公主和洛陽王今日都……都沒來。”
“長公主殿下身子不太舒坦,前些日子著了風,不能出門。”三喜公公道:“洛陽王倒是來求見,可聖人叫他好好在家待著,也沒召見。”
“那後宮……?”清一公公又想到了後宮的女人和孩子們。
“兩位皇子求見都擋了,後宮那些誰還敢主動啊?公主們都還小呢。”三喜公公也沒轍:“該送的禮,一樣沒少,但這天運殿,也不是誰都能來的地方。”
一般的時候,送個東西就不錯了,有那不受寵的,一年到頭也見不到聖人一面的,連送東西來天運殿的門路都沒有。
三位內侍,愁眉不展。
就在這個時候,三元小公公跑來了:“義父,義父!”
“做什麼一驚一乍的?”清一公公這個氣啊!
要不是看他年紀小,早就大嘴巴子輪上去了。
這小子也不知道哪兒走了大運,竟然跟長生公子關系不錯,上次長生公子還特意問過他呢,倒是有貴人緣。
“不是啊,義父,兩位公公,鄭貴妃娘娘來了。”三元小公公氣喘籲籲:“話說就要到了,您看誰通報一聲?”
“貴妃娘娘來了?”這可讓愁眉不展的三位內侍震驚了。
要知道,鄭貴妃在後宮乃是第一人,貴妃娘娘可是代掌鳳印,且一代就是多少年。
不是皇後也就差了個名分和兒子而已。
而且鄭貴妃跟旁的三個有兒子的皇妃還不同,她十分公允,後宮管理的井井有條,聖人對她沒愛也有情在。
鄭貴妃也很懂得分寸,輕易不會送東西來天運殿,更不可能親自來。
李庶人之事爆發後,楊德妃脫簪待罪,跪在天運門外一整天,水米未進,別人都不敢吭聲,唯有鄭貴妃派了人來,將已經半昏迷的楊德妃帶回了後宮,并且把人直接就禁足在了宮殿裏,沒怠慢,該楊德妃有的東西一樣不少。
大皇子都成了李庶人,楊家也獲罪了,可楊德妃依然是楊德妃,就是幽閉宮苑內,不得見他人,也不得出。
班淑妃和劉賢妃都頗有微詞,就連誥命們都有點意見了,可康盛帝卻在轉天賞賜了鄭貴妃一件價值連城的珍珠汗衫,一對兒冰絲玉枕。
此事就不了了之了,沒人說三道四。
鄭貴妃依然是那個鄭貴妃,後宮第一人,真不是白當的。
這個時候,旁人都唯恐避之不及,沒看就算是萬壽,也沒人來觸康盛帝這頭龍的黴頭嗎?可鄭貴妃來了!
親自來了天運殿。
看到貴妃娘娘在一群人擁簇下,乘坐貴妃規格的彩轎的時候,雙喜公公一拍腦袋:“快點兒叫人上熱茶糕點,咱家這就去通報!快呀!”
“是是是!”
三喜公公和清一公公,都比雙喜公公資歷略輕,這些人裏,雙喜公公才是最說了算的那個,他一開口吩咐事兒,其他人只管聽著,招辦!
康盛帝在天運殿裏沒有看奏疏,也沒有看沙盤,觀賞地圖,他在發呆。
這個壽辰他不想過,也不知道該怎麼過。
旁人送來的禮物,他沒有一件覺得可心的,包括定國公府送來的那些東西,都是一些俗物。
而他想知道,田浩送了什麼禮物來?
到頭來他才發現,這救駕之功還沒封賞呢!
田浩只是一個舉人而已,無有官職,連給他送禮的資格都沒有。
這次定國公府沒有捎帶田浩這個小外甥一把,他的名字沒有出現在送禮的名單上。
白白期盼了一把,康盛帝的心情更糟糕了。
他不想吃東西,也不想讓人掌燈,黑漆漆的挺好。
這樣就沒人會發現,他臉上的失落,眼中的失望了。
“聖人,貴妃娘娘來了。”雙喜公公進來了,摸黑他也能走的很平穩,這裏他閉著眼睛都不會撞到東西。
“她來了?”康盛帝同樣驚訝了一下,這個時候,鄭貴妃不該在後宮用膳,然後念經,最後休息的嗎?
她一天的活動基本上都差不多,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是,還帶著貴妃的儀仗,穿著吉服。”雙喜公公道:“像是來給聖人您,賀壽的。”
“她倒是敢。”康盛帝都說了不過萬壽,還有人給他賀壽?
“貴妃娘娘是擔心您。”雙喜公公道:“還帶來了貴妃娘娘親手做的壽桃,聖人?”
“讓她進來吧,多少年都不來一趟。”康盛帝嘴裏嘀嘀咕咕,但心裏其實多少有點感觸。
“是!”雙喜公公松了口氣:“到底是貴妃娘娘,惦記您呢!”
“她呀!”康盛帝嘆了口氣:“叫人掌燈,傳膳吧,朕跟貴妃一起用。”
“是!”雙喜公公更高興了。
鄭貴妃進來的時候,康盛帝恍惚了一下,宮殿裏掌燈了,鄭貴妃一身貴妃的華服,站在燈火輝煌裏,顯得那麼的柔和美好。
“臣妾恭祝聖人福壽綿長。”鄭貴妃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大禮。
“愛妃免禮。”康盛帝伸手,將鄭貴妃拉了起來:“多少年了,你還是這麼客氣。”
“臣妾的本分,不敢忘。”鄭貴妃笑的也很得體。
“今兒怎麼穿了這麼一身?多累呀!”康盛帝小聲抱怨:“去換了吧?”
貴妃的吉服,那可不是一般的繁瑣,同樣知道吉服禮冠有多沉的康盛帝,很是體貼鄭貴妃,都多大年紀了?穿著這一身,頂著那麼多首飾,不綴著頭皮才怪。
“這不是想給您恭祝賀壽的麼!”鄭貴妃也小聲的道:“想著一會兒就回去了。”
“那不行,一會兒一起用膳,先把衣服換了。”康盛帝指了指西暖閣:“去那裏換,你的人帶了衣裳來的吧?”
“只帶了一套。”鄭貴妃道:“是以備不時之需,其實按臣妾的意思,不用帶的,可大宮女還是帶了。”
“賞她二兩銀子,帶得好。”康盛帝趕緊讓雙喜公公親自領路,安排鄭貴妃換下這一身的東西,太重也太板正了。
不過這麼一來,康盛帝倒是心情好了點兒。
鄭貴妃換衣服不快,還重新洗了臉,梳了妝容,出來就被康盛帝領著去了禦膳廳,禦膳都擺好了。
三五十道膳食,天南海北的珍饈美味,不過最惹眼的還是一盤壽桃。
形狀不完美,顏色也一般般,鄭貴妃指著那盤子面粉蒸的壽桃:“這是臣妾親手和面,蒸出來的壽桃,不好看,但是臣妾一番心意,您嘗一個?”
康盛帝奇怪的看著鄭貴妃:“這可不像是你的性子啊?”
“臣妾什麼性子啊?”鄭貴妃給康盛帝親自拿了一碗壽面來,放在了康盛帝的跟前兒。
“以前的你啊,性格耿直,是非分明,但討巧賣乖可沒有,這樣爭寵的手段,你不屑,誰教你的啊?”康盛帝可太知道他這個貴妃的性格了。
外人只當鄭貴妃手段厲害,殊不知,沒有他的默許,一個女人豈能掌控後宮這麼多年?
沒有兒子卻壓得另外三個有兒子的皇妃,擡不起頭來?
“是有人傳了話進來,說聖人心情不虞,不過萬壽,但哪兒能不過呢?”鄭貴妃拿著手帕子捂嘴笑著調侃:“還說自己是聖人的忘年交,總要想辦法讓您開懷,就請臣妾洗手作羹湯,臣妾哪兒會那個啊?但蒸個面粉壽桃還是可以的,就做了這個來湊趣兒。”
“還有人……是那個小家夥兒啊!”康盛帝話說了個開頭,就猜到了是誰:“他怎麼能給你傳信呢?”
這兩個人都沒見過面吧?
也沒聽說有所交集啊?
“是通過內府傳得話,他跟鄭鑫是好友。”鄭貴妃道:“臣妾那二侄子可是個厲害人物,聽聞這一年來,在西南那邊戰績斐然,都是受了長生公子的點撥。”
康盛帝想到西北那邊捷報頻傳,點了點頭:“都是好孩子。”
與其自己人內耗,不如拉出去打外敵。
還能撈一些戰利品回來,按照軍中的約定俗成,不管是什麼戰利品,都得給聖人三成。
還得是戰利品裏最好的那三成,所以聖人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分到不少好東西。
“是啊,是啊!”鄭貴妃又給聖人夾了一筷子的素炒蘑菇。
康盛帝果然吃了點子東西,有鄭貴妃陪著,倒也有了點胃口。
面粉壽桃蒸的很好,他吃了一個,壽面吃幹淨了,又吃了一些菜。
吃過了禦膳,洗了手漱了口,吃了一盞茶,鄭貴妃又邀請康盛帝出門走走。
“走走?”康盛帝懷疑并不是單純的走走。
“去前頭的金鳳樓吧!”鄭貴妃連地方都選好了。
“你確定去金鳳樓?”康盛帝都笑了:“那裏可是皇宮最高的地方了。”
金鳳樓是“金鳳頒詔”金鳳降下之地,也是皇宮裏最高的地方。
“是,就去金鳳樓。”鄭貴妃小聲的笑著道:“有驚喜的,您去不去?”
“去!”
康盛帝也想知道,是什麼驚喜?
那個小家夥兒不會只讓人傳話給鄭貴妃,給他做壽桃而已。
底下人準備的很快,他們倆就去了金鳳樓,初冬的夜,無風但很冷,他們上了金鳳樓卻發現這裏早就點了熏爐,整棟樓裏都溫暖如春。
康盛帝本以為會在樓裏坐著,結果鄭貴妃拉著他,不停腳步,竟然站在了城樓上,是在外面,居高臨下,能看到大興城一大半,這個時候,華燈初上,萬家燈火。
“這?”康盛帝不知這是什麼意思?
“聖人,這是孔明燈,祈福用的,金城侯進獻了一盞,您點燃一下吧!”鄭貴妃從旁邊人手裏拿了一個蠟燭過來。
“好。”康盛帝看了那盞精致的孔明燈,上頭寫了很多字,不過都很小,他點燃了裏頭的燈盞,才發現上頭的字,有些幼稚,有些秀雅。
“這是誰寫的?”
上面寫著很多祝福之語。
“是公主們寫的,不會寫的還按了手印。”鄭貴妃笑著道:“燈籠上的流蘇,是我們幾個女人做的,掛上去的,人人都有出一份力的。”
“你倒是不貪功勞。”康盛帝笑了笑,知道鄭貴妃的意思,後宮不論是女人還是孩子,都是看他過日子。
“臣妾可不敢欺君。”鄭貴妃樂呵呵的幫康盛帝扶起了這只金色龍形的孔明燈。
兩個人一起將孔明燈放飛,看著金色的龍形燈籠飛上天……突然,在這盞金色龍形的孔明燈飛上空之後,下面無數的孔明燈跟著飛升,有花型的,也有鳥型的。
都是彩色的那種,隨著龍形孔明燈飛上天,夜幕中,空中色彩斑斕。
隨後是一片瑩白色的簡單形狀的孔明燈,在整個大興城飛升起來,像是一片星星,整個夜空飄著的全都是祈福的孔明燈。
“聖人,不止文武百官記得您的萬壽,全城百姓也都記得,這些孔明燈,是全大興城百姓們祈福放的,不論是皇宮大內,公侯府邸,還是平民百姓,都在今晚為聖人祈福,希望聖人您平安喜樂,健康長壽。”
“都是長生的主意吧?”康盛帝看著逐漸飛升的孔明燈。
說不感動,是假的。
本站無彈出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