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西北過端午
關燈
小
中
大
383西北過端午
383西北過端午
“沒有的事兒,您想多了。”田浩一聽就明白了,老頭兒以為他惹了外祖家的厭煩,給他打發到了西北這裏來吃苦呢。
“可是,這地方……。”田福管家很是嫌棄。
西北有什麼好的?哪兒有他們江南老家滋潤?
“提起來那可就多了,您先去洗漱,然後休息,吃晚飯的時候,我跟您詳談。”田浩知道,他能在大興城過得放心,是因為老家有這麼一個老人家給他看著那些祖産和家業。
這老人沒旁的心思,只想他能安穩的過日子,不求他大富大貴,這次來西北,帶的東西可不少。
估計是不放心旁人來,就自己親自上陣了。
田浩也的確是叫人送來的東西不簡單,第一個就是糧食,他老家收上來的糧食,去年的就沒賣,因為他們家不缺吃的,也不少銀子花,一般糧食都是收上來之後,囤積起來,等到開春的時候,青黃不接那會兒,糧食正是貴的時候,才會賣出去。
要是收了糧食就賣了,那個時候糧商是要壓價的。
但那個時候要收稅,普通人家只能賣了糧食交稅,可他們家不用,所以要留著多賺點。
這也是田浩給家裏人寫信的原因,別賣糧食了,直接送來西北這邊吧!
而且田福管家還用了今年租賃鋪子的銀子宴山亭,買了一些糧食,湊了湊,給他一起運了過來。
除此之外,還有他托人帶回去的鹽引,雖然是短引,但也運來了足夠多的鹽巴。
更有江南老家的特産,各種筍幹果脯蜜餞的一大堆。
田浩忙了半天,又送禮又入庫的,然後就聽王破身邊的人來說他有事情在府衙趕不回來了,讓田浩自己吃晚飯,早點休息。
“知道了!”田浩不清楚王破都忙的什麼,但是知道王破經常去縣衙和府衙。
西北這邊有三個府衙,十幾個縣衙,還有一個總督府,各種官府一大堆,各有用途吧。
且越是靠近邊關地帶,那些當官的越是出身西北大營。
晚上吃飯,就田浩跟田福管家,田浩就與老管家說了自己的事情,比如說救駕有功,可也有利有弊,與其在大興城被人盤算來盤算去,不如來西北這邊開創個事業,起碼他置産了呀。
“也好,既然惹不起那就躲一躲吧。”田福管家被說服了。
他們家現在只有少爺這麼一個小主人了,還是小心點的好。
說服了田福管家,田浩又說讓他回去以後,糧食就別賣了,都運來西北。
“西北缺糧食啊!”田浩十分感嘆,不止是西北大營,西北民間也是如此。
索性西北這邊農業不太發達,畜牧業倒是不錯,勉強能養活這些軍民,可一旦遇到個天災人禍的,就慘了。
清貧薄弱的經不起任何風浪。
西北關內尚且如此,關外可想而知,怪不得外族動不動就來挑釁一次,跟個窮親戚似的,時不時來此地打個秋風。
因為他們日子也不好過啊!
“江南不缺,咱們家的糧食盡數運來便是。”田福管家是支持少爺做一番大事的,比如說在西北這邊置了産業,不管怎麼說,好大一片地方呢。
“我也會讓大興城那邊送來東西。”田浩又道:“大興城那邊也不缺糧食。”
天下哪兒鬧饑荒,京城都不會鬧的,而且他在京城也有田莊。
“少爺高興就好。”家裏的家底還都在,少爺也不是那敗家子,只要能躲開那些大事小情,弄點子産業,就弄點子産業吧。
不管好壞,終歸是産業。
田浩跟老管家聊的很晚,一頓晚飯差點吃成了宵夜,幸好這頓晚飯的主菜是羊肉鍋子,一直加熱添湯,沒有冷過,菜也是小蔥拌豆腐、油炸花生米。
就是田福管家總覺得這裏什麼什麼都粗糙的很,那肉切得太大片兒了,那小蔥拌豆腐也亂七八糟的,看著像是雞刨豆腐似的。
油炸花生迷上頭撒的不是糖是鹽。
“少爺啊,要不要帶一些人手過來,這裏的人都伺候不好您。”田福管家很想讓自己的兒子來伺候少爺的吃喝拉撒睡,既然不想要女子,那就男子來唄,家裏不缺人手。
“不用,老家那裏需要人幫我守著。”田浩可不敢調這些人在身邊,都是熟悉他的,看到他性情大變還不得有想法啊?
他的打算是在西北一段時間,回到大興城,他除孝後也長大了,性格麼,也可以說是經歷的事情多了,變了唄。
現在他說話辦事并沒有大戶人家那麼啰裏吧嗦,也沒有才子的酸了吧唧。
“而且老家我也需要自己人在,時常才買一些這邊需要的東西給我送來,換成旁人我也不放心。”田浩表示自己需要他們守在老家。
“也好。”田福管家覺得少爺還是更看重老家的。
“在老家買糧食比較好,以後采購什麼糧食就給老家去信。”田浩道:“可以趁著夏收秋收的時候買下糧食,價格便宜嘛,咱們家總比那些糧商給的價錢高。”
“這倒是!”田福管家不斷的點頭:“咱們家莊子附近的農戶,每年都要低價賣糧食給那些糧商,交夠了賦稅之後,也就剩下一點賺頭。”
一個農戶之家,一年要是能攢下五兩銀子,都是好人家了。
可一個農戶之家七八口子人,開銷很大的,哪兒那麼容易啊!
“那以後就在南邊兒買糧食,倒騰來西北,就說給我送來的,咱們家也不做糧食買賣,旁人也說不出來什麼。”田浩知道那些糧商們都是低買高賣,他這等于是半路截胡啦,不過他不是專門做糧食買賣的人,他就是收購糧食送來西北自己用,不是做生意。
誰也怪不了他。
只能說,他們做人太失敗。
“行!”
就這麼說定了此事。
田福管家在這裏休息了一天,還特意從田家堡去了丁家鎮,給國公夫人磕頭,給世子夫人請安,看了好幾眼大公子,也就是丁椿,說回去之後要在夫人的墓前好好嘮叨嘮叨。
第三天他就帶人回老家了。
畢竟南方要夏收了,他還得回去收糧食呢。
田浩剛送走了田福管家,王破就帶人回來了。
“還沒見過你家的管家。”王破晚上吃飯的時候,還跟田浩嘟囔:“聽說是一個很和善的長者。”
他是知道的,田福管家說是管家實際上就跟田浩的親人沒什麼兩樣,是他父輩那一代留下的忠心之人。
“放心吧,秋收之後還會來一趟,送東西的,但應該來的是賬房先生田金。”田浩道:“他老人家跑一趟不容易,可不敢老是讓他折騰,等有機會帶你去我老家看看。”
“好。”王破將此事記在了心底。
田浩將送來的東西看了個遍,然後開始發放物資。
這個封建時代呢,人是分三六九等的,是什麼職業什麼階級,大多數看穿著就能一眼出來。
就像是現代的醫生,多數都穿著白大褂一樣,當然了,有些廚師也穿白色的,但廚師還戴著白帽子,據說帽子越高廚藝越好!
只是這個時候更為普遍一些,士農工商,一看便知。
當鋪的一般穿著黑衫角帶不戴帽子;算卦的戴帽子系腰帶;富商巨賈,甚至是富可敵國,但商人再有錢,也不能穿綾羅綢緞,因為商賈重利,不被士大夫階層看在眼裏,如果是商籍,要三代以後才能考取功名,故而他們有錢也不能穿綾羅綢緞,而農人卻是只要家裏的條件允許,就能穿綾羅綢緞,但只能是最普通的那種;秦樓楚館的女人是不能穿正色的,比如說正紅色、正藍色這種,如此等等,特別的多。
田浩給自己的所有佃戶發放制作夏衫的布料,統一是西北這邊産出的土布,顏色是最常見的原色,方便清洗還不用擔心掉色的問題。
因為原色就是根本沒有顏色!
誰穿都不犯忌諱。
而來自江南的綾羅綢緞等等好料子,田浩是要單獨拿出來的,送給馬老秀才家,送給自己的大舅母大表嫂等等親戚,也是很有面子的,在這裏,江南來的綾羅綢緞和茶葉都是緊俏的東西。
而且賣價很貴,一般人還真買不起。
且有的時候,商隊都不來這邊,因為來了也是白來,沒有消費市場,沒人買那些好東西,來走一遭,給人看個熱鬧嗎?
來一趟還有很大的風險,這裏有無數的匪徒橫行,尤其是馬匪,騎馬一跑,天高地闊的上哪兒找去?
有些窮兇極惡之人,甚至在本朝境內犯了事兒,就一溜煙兒跑去外族的地界,那更是如魚得水,進了茫茫大草原,更難找了。
所以田浩在端午節之前,就以過節福利的名義,給礦工們發放的都是耐磨耐髒的料子,是那種細麻布,給佃戶們發放的都是輕薄透氣的料子,是細棉布的。
這裏女子少,但都會針線,他再給添點燈油錢,就很快有夏裝可以穿了。
而且是他設計的!
九分褲,七分袖,基本上男女都差不多。
男子圓領女子的是雞心領,小孩兒們也都是有新衣服穿的,只是鞋子全都是草鞋。
就連田浩也是這一身打扮,不過他的是雲錦加類似人字拖一樣的木屐,腰間的腰封還在,顯得腰身很細的樣子。
他這樣一身打扮,讓王破看到了:“你這是什麼裝束?”
看慣了這人廣袖長袍的樣子,怎麼換了這麼一身,類似短打扮的架勢,露出來白皙的腳腕,以及有些細瘦的手腕。
還有腳丫子,穿在草鞋裏,怎麼看怎麼可愛。
但這麼一身,在他眼裏,是不太合適的,畢竟這不符合田浩的身份。
“這一身穿著舒服嘛!”田浩呲牙:“馬上端午節了,咱們回丁家鎮過節。”
“嗯。”王破點頭:“我還準備了節禮。”
“這個時候還這麼講究幹什麼呀?”田浩的節禮,就是老家拿來的那些布料。
且早就送過去了,但他真沒想到,王破竟然也預備了節禮。
“禮不可廢。”王破堅持如此,田浩也不能攔著。
倆人回到丁家鎮的時候,丁家六個兄弟都回來了!
丁洋看到兩個人,尤其是看到田浩的裝扮的時候,眼睛都看直了!
王破皺眉,他覺得丁洋的眼神有點不太對啊。
“你這是什麼裝扮?”丁洋自己一身松松垮垮的衣服穿著,沒個型的架勢,看田浩的衣服卻皺眉頭。
“六哥哥,你這樣不好。”田浩朝他揮了揮手:“寬以待己,嚴以對人。”
自己穿的那樣,還說他不好?他這衣服怎麼不好了?通風透氣,清爽宜人。
“你!”丁洋扭頭怒瞪王破:“你就讓他穿著這樣的衣服出來了?”
“這衣服挺好的。”王破在他的王家堡和田家堡裏可沒少見曠工佃戶們穿著,就有些習以為常了。
若非身份限制,他也想跟田浩穿一樣的衣服。
“好什麼好?這露著胳膊腿兒……還是個短打扮的樣子!”丁洋無法忍受似的:“是我們家沒有衣服料子了嗎?”
那白色的胳膊腿兒,晃得他眼花,口還有些幹。
“這樣方便一些。”田浩才不管他唧唧歪歪,自己跑進去見其他哥哥們,以及大舅母了。
王破緊隨其後,丁洋一個人站在門外運氣。
其他哥哥們看到田浩這個打扮,還挺新奇。
就連聶鳳娘都覺得不錯:“這衣服不錯,省布料又方便幹活。”
只有大舅母丁蘭氏覺得不行:“在西北穿一穿無所謂,外頭可不許這麼穿,你是舉人啊,是長生公子,就該廣袖長袍才對。”
士農工商,士子不能穿短打扮的!
“知道了大舅母。”田浩跟她撒嬌:“就在這兒穿一穿,在自己人面前穿的,在外人面前,我可得穿的正兒八經,廣袖長袍的衣服有的是。”
他來這裏,不代表就沒有衣服穿,家裏牛奶娘會隨著信件的往來,給他送來一些應季的衣服,一套一套的,可以說,命理司的信使,都成了快遞員了。
索性田浩大方,王破也不小氣,不管是誰送信捎帶東西,都有荷包可以拿,裏頭裝的錢不少。
足夠撫平他們的那點子怨氣啦。
“你知道就好。”丁蘭氏看到他們都回來了,很是高興:“這要過節了,可得多住兩日。”
本站無彈出廣告
383西北過端午
“沒有的事兒,您想多了。”田浩一聽就明白了,老頭兒以為他惹了外祖家的厭煩,給他打發到了西北這裏來吃苦呢。
“可是,這地方……。”田福管家很是嫌棄。
西北有什麼好的?哪兒有他們江南老家滋潤?
“提起來那可就多了,您先去洗漱,然後休息,吃晚飯的時候,我跟您詳談。”田浩知道,他能在大興城過得放心,是因為老家有這麼一個老人家給他看著那些祖産和家業。
這老人沒旁的心思,只想他能安穩的過日子,不求他大富大貴,這次來西北,帶的東西可不少。
估計是不放心旁人來,就自己親自上陣了。
田浩也的確是叫人送來的東西不簡單,第一個就是糧食,他老家收上來的糧食,去年的就沒賣,因為他們家不缺吃的,也不少銀子花,一般糧食都是收上來之後,囤積起來,等到開春的時候,青黃不接那會兒,糧食正是貴的時候,才會賣出去。
要是收了糧食就賣了,那個時候糧商是要壓價的。
但那個時候要收稅,普通人家只能賣了糧食交稅,可他們家不用,所以要留著多賺點。
這也是田浩給家裏人寫信的原因,別賣糧食了,直接送來西北這邊吧!
而且田福管家還用了今年租賃鋪子的銀子宴山亭,買了一些糧食,湊了湊,給他一起運了過來。
除此之外,還有他托人帶回去的鹽引,雖然是短引,但也運來了足夠多的鹽巴。
更有江南老家的特産,各種筍幹果脯蜜餞的一大堆。
田浩忙了半天,又送禮又入庫的,然後就聽王破身邊的人來說他有事情在府衙趕不回來了,讓田浩自己吃晚飯,早點休息。
“知道了!”田浩不清楚王破都忙的什麼,但是知道王破經常去縣衙和府衙。
西北這邊有三個府衙,十幾個縣衙,還有一個總督府,各種官府一大堆,各有用途吧。
且越是靠近邊關地帶,那些當官的越是出身西北大營。
晚上吃飯,就田浩跟田福管家,田浩就與老管家說了自己的事情,比如說救駕有功,可也有利有弊,與其在大興城被人盤算來盤算去,不如來西北這邊開創個事業,起碼他置産了呀。
“也好,既然惹不起那就躲一躲吧。”田福管家被說服了。
他們家現在只有少爺這麼一個小主人了,還是小心點的好。
說服了田福管家,田浩又說讓他回去以後,糧食就別賣了,都運來西北。
“西北缺糧食啊!”田浩十分感嘆,不止是西北大營,西北民間也是如此。
索性西北這邊農業不太發達,畜牧業倒是不錯,勉強能養活這些軍民,可一旦遇到個天災人禍的,就慘了。
清貧薄弱的經不起任何風浪。
西北關內尚且如此,關外可想而知,怪不得外族動不動就來挑釁一次,跟個窮親戚似的,時不時來此地打個秋風。
因為他們日子也不好過啊!
“江南不缺,咱們家的糧食盡數運來便是。”田福管家是支持少爺做一番大事的,比如說在西北這邊置了産業,不管怎麼說,好大一片地方呢。
“我也會讓大興城那邊送來東西。”田浩又道:“大興城那邊也不缺糧食。”
天下哪兒鬧饑荒,京城都不會鬧的,而且他在京城也有田莊。
“少爺高興就好。”家裏的家底還都在,少爺也不是那敗家子,只要能躲開那些大事小情,弄點子産業,就弄點子産業吧。
不管好壞,終歸是産業。
田浩跟老管家聊的很晚,一頓晚飯差點吃成了宵夜,幸好這頓晚飯的主菜是羊肉鍋子,一直加熱添湯,沒有冷過,菜也是小蔥拌豆腐、油炸花生米。
就是田福管家總覺得這裏什麼什麼都粗糙的很,那肉切得太大片兒了,那小蔥拌豆腐也亂七八糟的,看著像是雞刨豆腐似的。
油炸花生迷上頭撒的不是糖是鹽。
“少爺啊,要不要帶一些人手過來,這裏的人都伺候不好您。”田福管家很想讓自己的兒子來伺候少爺的吃喝拉撒睡,既然不想要女子,那就男子來唄,家裏不缺人手。
“不用,老家那裏需要人幫我守著。”田浩可不敢調這些人在身邊,都是熟悉他的,看到他性情大變還不得有想法啊?
他的打算是在西北一段時間,回到大興城,他除孝後也長大了,性格麼,也可以說是經歷的事情多了,變了唄。
現在他說話辦事并沒有大戶人家那麼啰裏吧嗦,也沒有才子的酸了吧唧。
“而且老家我也需要自己人在,時常才買一些這邊需要的東西給我送來,換成旁人我也不放心。”田浩表示自己需要他們守在老家。
“也好。”田福管家覺得少爺還是更看重老家的。
“在老家買糧食比較好,以後采購什麼糧食就給老家去信。”田浩道:“可以趁著夏收秋收的時候買下糧食,價格便宜嘛,咱們家總比那些糧商給的價錢高。”
“這倒是!”田福管家不斷的點頭:“咱們家莊子附近的農戶,每年都要低價賣糧食給那些糧商,交夠了賦稅之後,也就剩下一點賺頭。”
一個農戶之家,一年要是能攢下五兩銀子,都是好人家了。
可一個農戶之家七八口子人,開銷很大的,哪兒那麼容易啊!
“那以後就在南邊兒買糧食,倒騰來西北,就說給我送來的,咱們家也不做糧食買賣,旁人也說不出來什麼。”田浩知道那些糧商們都是低買高賣,他這等于是半路截胡啦,不過他不是專門做糧食買賣的人,他就是收購糧食送來西北自己用,不是做生意。
誰也怪不了他。
只能說,他們做人太失敗。
“行!”
就這麼說定了此事。
田福管家在這裏休息了一天,還特意從田家堡去了丁家鎮,給國公夫人磕頭,給世子夫人請安,看了好幾眼大公子,也就是丁椿,說回去之後要在夫人的墓前好好嘮叨嘮叨。
第三天他就帶人回老家了。
畢竟南方要夏收了,他還得回去收糧食呢。
田浩剛送走了田福管家,王破就帶人回來了。
“還沒見過你家的管家。”王破晚上吃飯的時候,還跟田浩嘟囔:“聽說是一個很和善的長者。”
他是知道的,田福管家說是管家實際上就跟田浩的親人沒什麼兩樣,是他父輩那一代留下的忠心之人。
“放心吧,秋收之後還會來一趟,送東西的,但應該來的是賬房先生田金。”田浩道:“他老人家跑一趟不容易,可不敢老是讓他折騰,等有機會帶你去我老家看看。”
“好。”王破將此事記在了心底。
田浩將送來的東西看了個遍,然後開始發放物資。
這個封建時代呢,人是分三六九等的,是什麼職業什麼階級,大多數看穿著就能一眼出來。
就像是現代的醫生,多數都穿著白大褂一樣,當然了,有些廚師也穿白色的,但廚師還戴著白帽子,據說帽子越高廚藝越好!
只是這個時候更為普遍一些,士農工商,一看便知。
當鋪的一般穿著黑衫角帶不戴帽子;算卦的戴帽子系腰帶;富商巨賈,甚至是富可敵國,但商人再有錢,也不能穿綾羅綢緞,因為商賈重利,不被士大夫階層看在眼裏,如果是商籍,要三代以後才能考取功名,故而他們有錢也不能穿綾羅綢緞,而農人卻是只要家裏的條件允許,就能穿綾羅綢緞,但只能是最普通的那種;秦樓楚館的女人是不能穿正色的,比如說正紅色、正藍色這種,如此等等,特別的多。
田浩給自己的所有佃戶發放制作夏衫的布料,統一是西北這邊産出的土布,顏色是最常見的原色,方便清洗還不用擔心掉色的問題。
因為原色就是根本沒有顏色!
誰穿都不犯忌諱。
而來自江南的綾羅綢緞等等好料子,田浩是要單獨拿出來的,送給馬老秀才家,送給自己的大舅母大表嫂等等親戚,也是很有面子的,在這裏,江南來的綾羅綢緞和茶葉都是緊俏的東西。
而且賣價很貴,一般人還真買不起。
且有的時候,商隊都不來這邊,因為來了也是白來,沒有消費市場,沒人買那些好東西,來走一遭,給人看個熱鬧嗎?
來一趟還有很大的風險,這裏有無數的匪徒橫行,尤其是馬匪,騎馬一跑,天高地闊的上哪兒找去?
有些窮兇極惡之人,甚至在本朝境內犯了事兒,就一溜煙兒跑去外族的地界,那更是如魚得水,進了茫茫大草原,更難找了。
所以田浩在端午節之前,就以過節福利的名義,給礦工們發放的都是耐磨耐髒的料子,是那種細麻布,給佃戶們發放的都是輕薄透氣的料子,是細棉布的。
這裏女子少,但都會針線,他再給添點燈油錢,就很快有夏裝可以穿了。
而且是他設計的!
九分褲,七分袖,基本上男女都差不多。
男子圓領女子的是雞心領,小孩兒們也都是有新衣服穿的,只是鞋子全都是草鞋。
就連田浩也是這一身打扮,不過他的是雲錦加類似人字拖一樣的木屐,腰間的腰封還在,顯得腰身很細的樣子。
他這樣一身打扮,讓王破看到了:“你這是什麼裝束?”
看慣了這人廣袖長袍的樣子,怎麼換了這麼一身,類似短打扮的架勢,露出來白皙的腳腕,以及有些細瘦的手腕。
還有腳丫子,穿在草鞋裏,怎麼看怎麼可愛。
但這麼一身,在他眼裏,是不太合適的,畢竟這不符合田浩的身份。
“這一身穿著舒服嘛!”田浩呲牙:“馬上端午節了,咱們回丁家鎮過節。”
“嗯。”王破點頭:“我還準備了節禮。”
“這個時候還這麼講究幹什麼呀?”田浩的節禮,就是老家拿來的那些布料。
且早就送過去了,但他真沒想到,王破竟然也預備了節禮。
“禮不可廢。”王破堅持如此,田浩也不能攔著。
倆人回到丁家鎮的時候,丁家六個兄弟都回來了!
丁洋看到兩個人,尤其是看到田浩的裝扮的時候,眼睛都看直了!
王破皺眉,他覺得丁洋的眼神有點不太對啊。
“你這是什麼裝扮?”丁洋自己一身松松垮垮的衣服穿著,沒個型的架勢,看田浩的衣服卻皺眉頭。
“六哥哥,你這樣不好。”田浩朝他揮了揮手:“寬以待己,嚴以對人。”
自己穿的那樣,還說他不好?他這衣服怎麼不好了?通風透氣,清爽宜人。
“你!”丁洋扭頭怒瞪王破:“你就讓他穿著這樣的衣服出來了?”
“這衣服挺好的。”王破在他的王家堡和田家堡裏可沒少見曠工佃戶們穿著,就有些習以為常了。
若非身份限制,他也想跟田浩穿一樣的衣服。
“好什麼好?這露著胳膊腿兒……還是個短打扮的樣子!”丁洋無法忍受似的:“是我們家沒有衣服料子了嗎?”
那白色的胳膊腿兒,晃得他眼花,口還有些幹。
“這樣方便一些。”田浩才不管他唧唧歪歪,自己跑進去見其他哥哥們,以及大舅母了。
王破緊隨其後,丁洋一個人站在門外運氣。
其他哥哥們看到田浩這個打扮,還挺新奇。
就連聶鳳娘都覺得不錯:“這衣服不錯,省布料又方便幹活。”
只有大舅母丁蘭氏覺得不行:“在西北穿一穿無所謂,外頭可不許這麼穿,你是舉人啊,是長生公子,就該廣袖長袍才對。”
士農工商,士子不能穿短打扮的!
“知道了大舅母。”田浩跟她撒嬌:“就在這兒穿一穿,在自己人面前穿的,在外人面前,我可得穿的正兒八經,廣袖長袍的衣服有的是。”
他來這裏,不代表就沒有衣服穿,家裏牛奶娘會隨著信件的往來,給他送來一些應季的衣服,一套一套的,可以說,命理司的信使,都成了快遞員了。
索性田浩大方,王破也不小氣,不管是誰送信捎帶東西,都有荷包可以拿,裏頭裝的錢不少。
足夠撫平他們的那點子怨氣啦。
“你知道就好。”丁蘭氏看到他們都回來了,很是高興:“這要過節了,可得多住兩日。”
本站無彈出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