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來報平安:名份!
關燈
小
中
大
468來報平安:名份!
468來報平安:名份!
“這還差不多。”田浩聽了松口氣:“要是大哥哥叫人出關沖陣,我非得現在沖過去揍他一頓不可。”
那樣的決定也太傻了。
“怎麼會呢?世子爺可心疼兄弟們了。”柯林統領呲牙:“而且這次更是讓外族不敢輕舉妄動了。”
“是不敢輕舉妄動了,這接二連三的戰敗,損失不小。”任涯也樂了起來:“起碼三五年是太平日子啦!”
衆人都露出輕松的表情。
田浩更是感慨:“戰爭總是讓人煩憂的事情。哪怕明知道自己能贏,也不愛起戰事。”
“當年你外祖父也是如此。”老太太拍了拍田浩的手:“好了,既然都安全到了西北,那就是好事兒,你們夫妻倆也好久沒聚一聚了,回頭讓廚院那頭做幾個好菜,你們全家也算是團聚一番了。”
柯林統領跟崔二娘子夫妻倆可是有生兒育女的,不過田浩不太知道。
夫妻二人當然高興的謝了老太太,然後才攜手退了出去。
剩下的都是自己人了,老太太就推了推田浩的小腦袋:“在西北一聲不吭的幹了多少大事兒啊?都把你舅父們嚇著了。”
“您怎麼知道舅父們嚇著了?”田浩歪著腦袋看老太太。
老太太十分篤定的道:“不嚇著了,你大舅父豈能派柯林回來?早不知道派你幾哥哥回來跟我這老太太報平安了,柯林用來跑腿兒,有些大材小用。不過因為回來的是柯林,這才讓老太太我盡信他說的話。”
“嘿嘿嘿……。”田浩裝傻充愣:“姥姥,您光是聽,也沒用啊!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將來您去了西北就知道了,那裏可比這大興城,好多了。”
“還有地方比大興城還好?”老太太果然不太相信的樣子:“西北那地方,你姥姥我又不是沒去過。”
“可是西北那裏,如果被人圍得水洩不通的話,起碼不會臭氣熏天。”田浩撇嘴:“大興城可不行。”
王破抿嘴:“大興城沒有下水道。”
“你說大興城怎麼就不挖個下水道呢?”田浩也納悶了:“又不是什麼難事兒?”
下水道這個東西,很早就存在了好麼!
秦漢時期就有了,不過後來為什麼沒了?他還真不太清楚。
但前世他記得考古的記錄片裏,有用陶瓷燒制的下水管道,說明很早就有了這個東西,甚至宋朝的時候,。整個都城下頭都是溝壑縱橫的下水道,但是那個時候叫下溝渠。
沒道理這越是發展越是退步啊!
“瞎說什麼傻話?”老太太樂了:“傻孩子,這是大興城,你當誰家都能在地下挖來挖去的嗎?”
“啊?”田浩有些呆愣了:“那是下水道,走髒污水的地方。”
心裏加了一句:又不是走什麼真金白銀,走私用的地方。
“說你是傻孩子你還不信,你想想皇宮裏,那私通外面的地道。”老太太嘆了口氣:“這大興城,尤其是皇宮,那下頭鋪設的都是青石條,橫七豎八的那種,十五層之厚,就算是有人想要挖地道,也絕不可能悄無聲息的挖通!因為上頭根本沒有可以開口的地方,至于那條地道麼,應該是皇家預留的後路,只是現在……就不知道是不是還在了。”
老太太一提醒,田浩這才恍然大悟:“是我糊塗了,竟然沒想到這一點。”
前世他去旅游多次,也知道所謂的宮殿下頭,鋪設的都是石頭條,二三百斤一塊的那種,摞在一起是榫卯樣式,橫七豎八一共十五層。
防的就是被人從地下襲擊嘛!
而且聽說禦花園都不種高枝的樹木,怕有人藏在上頭。
大興城又是都城,這裏挖個地窖可以,挖個地道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是短途地道,比如說,從定國公府挖向平國公府。
再遠好像就不行了哦。
“西北那邊的田家堡和王家堡就有下水管道,可方便了。”田浩趕緊跟老太太炫耀西北那邊的塢堡:“等到給丁家鎮改建的時候,就給丁家鎮也弄下水道。”
“丁家鎮也要改建?”老太太頭一次聽田浩這麼說。
“當然了!”田浩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老太太。
老太太很是有些擔憂:“這樣可以嗎?”
“有什麼不可以的?”田浩反問老太太。
“聽起來不像是重建丁家鎮,像是建了個關隘。”老太太的思維還是很清楚的:“這于禮不合吧?”
“以前可能還會怕引起什麼人的誤會,現在還擔心什麼?”田浩意氣風發的道:“長生要把丁家鎮,變成丁家城,也沒人會說什麼的,何況田家堡與王家堡,與丁家鎮形成了三角之勢,是最佳防禦設置!”
他當時設計的時候,就是這麼想的,現在形勢一片大好,當然是要修牢固自己的地盤。
只有大後方穩定了,才能考慮其他的!
老太太恍然大悟:“對哦,老婆子都糊塗了,以前還怕……現在怕什麼呢?”
以前有皇帝在上頭猜忌著,還有文武百官那麼多雙眼睛看著,定國公府雖然門庭顯赫但也過得如履薄冰。
女兒更是早早的嫁出去,還是下嫁。
就是怕被皇帝選入宮中,不得安生。
定國公府甚至連孩子們都要送入那些所謂的“宮廷禁衛”裏,以示忠心耿耿。
現在呢?
兒子孫子重孫子都在西北,只有她一個行將就木的老婆子,以及古靈精怪的外孫子在大興城這邊,卻覺得過得比以往還自在。
“所以,姥姥您放心,將來您回了丁家鎮,絕對是去享清福的,而不是去吃沙子。”田浩興致勃勃的跟老太太說他的規劃:“除了冬暖夏涼的屋子,還得有個蔬菜大棚,讓我姥姥冬天也能吃上新鮮的菜。”
這個時代其實已經有了很初始化的蔬菜大棚,也有反季節蔬菜産出,只不過十分的麻煩,且産量不高,只有真正的達官顯貴才能吃得上。
老百姓們最多用木頭箱子裝了糞土,在裏頭栽種一些小青菜,冬日裏放在自家的窗臺上,長出來後吃點綠色的蔬菜。
大冬天的吃綠葉子菜,那可真是一種享受了。
甚至田浩還想弄點草莓來種一些,那東西只要肥力足夠,溫度合適,能結果好久。
“好好好,姥姥等著享清福就是。”老太太其實覺得自家小外孫有些異想天開,不過孩子都這樣,順著他又如何?
田浩十分開心,都沒看出來,老太太是在哄著他呢。
王破看出來了,卻沒說破。
柯林統領回來就像是一個信號,過了不到兩天,東王與西王的使者就來了,是來報平安的,說他們也各自到了地方。
鄭太後請了人入宮商議事情。
是在天運殿的西暖閣那裏見得面。
以往這是康盛帝處理政務的地方,同時也是可以有嬪妃來的地方。
如今也就成了鄭太後帶著代王,在這裏住著的地方,也是鄭太後帶著代王處理政務的地方,孩子雖然還小,但是鄭太後每次見外臣的時候,基本上都會將代王放在身邊,看樣子是言傳身教。
就是今天氣氛有些郁悶,鄭太後不僅請來了朝中的幾位留下來的鞏固之臣,比如徐大學士、孔師這樣的,還請來了平國公王破,與長生公子,金城侯這樣的人。
可以說這是鄭太後少有的幾次,召集了這麼多人來商議事情的時候。
“太後娘娘,這是怎麼了?召集了這麼多人來?”田浩極少出現在這種正式的場合,更極少參與大興城的政務,除了武力震懾,他旁的一概不搭理。
這也是為什麼,不管是走的了還是留了的人,都對長生公子無可奈何的原因。
任是誰有了這般權柄,又年紀輕輕的,肯定會得意非常,甚至會翹起尾巴來!
但長生公子不是一般人啊!
以至于很多老臣認為長生公子是個忠臣,只不過是拐著彎的盡忠罷了,不然如何費心保下三位殿下的性命?又立了代王呢?
“長生公子有所不知,東王與西王派了使者來報平安。”留下來的徐大學士,現在就是文官之首了。
徐閣老已經在家頤養天年,輕易連門都不出。
“我知道啊,聽人說了,怎麼了?”田浩還是不明所以:“難道他們對太後娘娘不敬?”
不應該吧?日後不管誰繼位,鄭太後都是母後皇太後。
“他們沒那麼大膽子。”徐大學士也覺得納悶兒:“這點子規矩還是有的。”
“有什麼有?”鄭太後卻淚眼朦朧,說話都帶著哭腔了:“他們各自到了地方,入住了陪都的皇宮,這本無可厚非,可他們卻跟哀家說,那倆女人如何尊稱?”
那倆女人,分別是走了的馬嬪娘娘,與安嬪娘娘啊!
一個是東王的生母,一個是西王的生母。
“他們想如何尊稱?”孔師頓時就寒了聲音:“她們在宮裏是嬪妃,就算是聖人不在了,她們最多被您提拔為太妃。”
“可是來人說,她們好歹也是穿過鳳袍,兒子登基過的人。”鄭太後氣的眼淚直掉:“哀家難道要說,尊她們倆為太後?一朝出了三位太後,這成何體統?”
田浩還糊塗的問:“從前朝開始,太後就有了明確的規定,怎麼他們不知道嗎?”
“他們要的不是什麼規定,要的是那個名份。”王破拉了他一下:“說是來問太後娘娘,實際上就是想不給太後娘娘低頭唄,連遙尊母後皇太後都不想了。”
人家有親娘在身邊,又有強有力的外家立在那裏,且封地就番,憑什麼要遙尊嫡母啊?
來人敢拿這個問題來詢問鄭太後,其實就已經擺明了車馬,不尊重鄭太後了。
鄭太後一輩子要強,名正言順的太後,平生最是在意這個,卻被人如此詰問。
怪不得招了這麼多人來哭訴。
“平國公說的很是!”鄭太後十分傷心的道:“哀家自認為,不曾虧待了他們母子四人,連她們僭越都沒有怪罪,更沒有以洛陽王亂臣賊子立了他們又廢了他們說事兒,還想哀家怎麼樣?問哀家如何?哀家能如何?”
其實鄭太後是被氣著了!
聖人在的時候,這倆女人算個什麼東西?
後來發生了許多事情,鄭太後也不曾將二女放在眼裏過,只是她們的肚皮爭氣,生了個龍子罷了。
那麼點兒大的孩子,知道個什麼?
但是做母親的還能不知道事情嗎?
這個時候,跟她要名份?虧的她們說得出口,也虧得她們竟然有如此默契。
“豈有此理!”孔師大為生氣:“名份?想要名份就該在先帝那會兒,好好伺候先帝,而不是這個時候跟您要名份。”
先帝那會兒,後宮起先是很亂的,連元後都難産而亡,可是後來先帝就對後宮下了狠手,先太後去世之前,尚且維護一二個嬪妃,等到先太後與元後都去了,先帝就將後宮來了個大清洗,將後宮牢牢地攥在了自己的手心裏。
妃嬪晉升十分嚴格,康盛帝哪怕寵愛一個女人,也不會讓人越級晉升,非得一步一步的來才行。
哪怕是生了皇子的那幾位,都是如此。
從不曾有過例外!
而且每一次晉升都不是給後宮某一個女人單獨舉辦的,而是一批一批的來,最多的時候,十幾個人,最少也得三五個人。
內府都有記載的,從不單獨寵愛一個女人,向來講究的是雨露均沾。
“孔師切勿動怒啊!”幾個老臣趕緊勸了一下這位耿直的孔聖人之後。
田浩卻一臉無所謂的樣子。
“長生啊,你一向聰明伶俐,可有什麼好的應對主意?”鄭太後發現這些人光顧著發怒,沒有提供一個建議,十分的無奈,但這說白了,既然是後宮之事,肯定是極少有大臣想摻和的,大家都有些避諱呢。
鄭太後無意間看到田浩的表情,頓時醍醐灌頂,其他人可能方正,且不愛管這個事兒,她有可能吃個啞巴虧,還受了屈辱。
但長生這孩子一向是個狂傲的性格,且驚世駭俗的事情可沒少做,或許能有辦法呢?
“好主意沒有,損辦法有個。”田浩客氣的一呲牙。
古靈精怪的樣子,頓時逗笑了還眼中帶淚珠兒的鄭太後:“損辦法總比哀家這沒辦法的強,說說看。”
作者閑話: 江湖有話要說:猜猜,長生出什麼餿主意?
本站無彈出廣告
468來報平安:名份!
“這還差不多。”田浩聽了松口氣:“要是大哥哥叫人出關沖陣,我非得現在沖過去揍他一頓不可。”
那樣的決定也太傻了。
“怎麼會呢?世子爺可心疼兄弟們了。”柯林統領呲牙:“而且這次更是讓外族不敢輕舉妄動了。”
“是不敢輕舉妄動了,這接二連三的戰敗,損失不小。”任涯也樂了起來:“起碼三五年是太平日子啦!”
衆人都露出輕松的表情。
田浩更是感慨:“戰爭總是讓人煩憂的事情。哪怕明知道自己能贏,也不愛起戰事。”
“當年你外祖父也是如此。”老太太拍了拍田浩的手:“好了,既然都安全到了西北,那就是好事兒,你們夫妻倆也好久沒聚一聚了,回頭讓廚院那頭做幾個好菜,你們全家也算是團聚一番了。”
柯林統領跟崔二娘子夫妻倆可是有生兒育女的,不過田浩不太知道。
夫妻二人當然高興的謝了老太太,然後才攜手退了出去。
剩下的都是自己人了,老太太就推了推田浩的小腦袋:“在西北一聲不吭的幹了多少大事兒啊?都把你舅父們嚇著了。”
“您怎麼知道舅父們嚇著了?”田浩歪著腦袋看老太太。
老太太十分篤定的道:“不嚇著了,你大舅父豈能派柯林回來?早不知道派你幾哥哥回來跟我這老太太報平安了,柯林用來跑腿兒,有些大材小用。不過因為回來的是柯林,這才讓老太太我盡信他說的話。”
“嘿嘿嘿……。”田浩裝傻充愣:“姥姥,您光是聽,也沒用啊!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將來您去了西北就知道了,那裏可比這大興城,好多了。”
“還有地方比大興城還好?”老太太果然不太相信的樣子:“西北那地方,你姥姥我又不是沒去過。”
“可是西北那裏,如果被人圍得水洩不通的話,起碼不會臭氣熏天。”田浩撇嘴:“大興城可不行。”
王破抿嘴:“大興城沒有下水道。”
“你說大興城怎麼就不挖個下水道呢?”田浩也納悶了:“又不是什麼難事兒?”
下水道這個東西,很早就存在了好麼!
秦漢時期就有了,不過後來為什麼沒了?他還真不太清楚。
但前世他記得考古的記錄片裏,有用陶瓷燒制的下水管道,說明很早就有了這個東西,甚至宋朝的時候,。整個都城下頭都是溝壑縱橫的下水道,但是那個時候叫下溝渠。
沒道理這越是發展越是退步啊!
“瞎說什麼傻話?”老太太樂了:“傻孩子,這是大興城,你當誰家都能在地下挖來挖去的嗎?”
“啊?”田浩有些呆愣了:“那是下水道,走髒污水的地方。”
心裏加了一句:又不是走什麼真金白銀,走私用的地方。
“說你是傻孩子你還不信,你想想皇宮裏,那私通外面的地道。”老太太嘆了口氣:“這大興城,尤其是皇宮,那下頭鋪設的都是青石條,橫七豎八的那種,十五層之厚,就算是有人想要挖地道,也絕不可能悄無聲息的挖通!因為上頭根本沒有可以開口的地方,至于那條地道麼,應該是皇家預留的後路,只是現在……就不知道是不是還在了。”
老太太一提醒,田浩這才恍然大悟:“是我糊塗了,竟然沒想到這一點。”
前世他去旅游多次,也知道所謂的宮殿下頭,鋪設的都是石頭條,二三百斤一塊的那種,摞在一起是榫卯樣式,橫七豎八一共十五層。
防的就是被人從地下襲擊嘛!
而且聽說禦花園都不種高枝的樹木,怕有人藏在上頭。
大興城又是都城,這裏挖個地窖可以,挖個地道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是短途地道,比如說,從定國公府挖向平國公府。
再遠好像就不行了哦。
“西北那邊的田家堡和王家堡就有下水管道,可方便了。”田浩趕緊跟老太太炫耀西北那邊的塢堡:“等到給丁家鎮改建的時候,就給丁家鎮也弄下水道。”
“丁家鎮也要改建?”老太太頭一次聽田浩這麼說。
“當然了!”田浩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老太太。
老太太很是有些擔憂:“這樣可以嗎?”
“有什麼不可以的?”田浩反問老太太。
“聽起來不像是重建丁家鎮,像是建了個關隘。”老太太的思維還是很清楚的:“這于禮不合吧?”
“以前可能還會怕引起什麼人的誤會,現在還擔心什麼?”田浩意氣風發的道:“長生要把丁家鎮,變成丁家城,也沒人會說什麼的,何況田家堡與王家堡,與丁家鎮形成了三角之勢,是最佳防禦設置!”
他當時設計的時候,就是這麼想的,現在形勢一片大好,當然是要修牢固自己的地盤。
只有大後方穩定了,才能考慮其他的!
老太太恍然大悟:“對哦,老婆子都糊塗了,以前還怕……現在怕什麼呢?”
以前有皇帝在上頭猜忌著,還有文武百官那麼多雙眼睛看著,定國公府雖然門庭顯赫但也過得如履薄冰。
女兒更是早早的嫁出去,還是下嫁。
就是怕被皇帝選入宮中,不得安生。
定國公府甚至連孩子們都要送入那些所謂的“宮廷禁衛”裏,以示忠心耿耿。
現在呢?
兒子孫子重孫子都在西北,只有她一個行將就木的老婆子,以及古靈精怪的外孫子在大興城這邊,卻覺得過得比以往還自在。
“所以,姥姥您放心,將來您回了丁家鎮,絕對是去享清福的,而不是去吃沙子。”田浩興致勃勃的跟老太太說他的規劃:“除了冬暖夏涼的屋子,還得有個蔬菜大棚,讓我姥姥冬天也能吃上新鮮的菜。”
這個時代其實已經有了很初始化的蔬菜大棚,也有反季節蔬菜産出,只不過十分的麻煩,且産量不高,只有真正的達官顯貴才能吃得上。
老百姓們最多用木頭箱子裝了糞土,在裏頭栽種一些小青菜,冬日裏放在自家的窗臺上,長出來後吃點綠色的蔬菜。
大冬天的吃綠葉子菜,那可真是一種享受了。
甚至田浩還想弄點草莓來種一些,那東西只要肥力足夠,溫度合適,能結果好久。
“好好好,姥姥等著享清福就是。”老太太其實覺得自家小外孫有些異想天開,不過孩子都這樣,順著他又如何?
田浩十分開心,都沒看出來,老太太是在哄著他呢。
王破看出來了,卻沒說破。
柯林統領回來就像是一個信號,過了不到兩天,東王與西王的使者就來了,是來報平安的,說他們也各自到了地方。
鄭太後請了人入宮商議事情。
是在天運殿的西暖閣那裏見得面。
以往這是康盛帝處理政務的地方,同時也是可以有嬪妃來的地方。
如今也就成了鄭太後帶著代王,在這裏住著的地方,也是鄭太後帶著代王處理政務的地方,孩子雖然還小,但是鄭太後每次見外臣的時候,基本上都會將代王放在身邊,看樣子是言傳身教。
就是今天氣氛有些郁悶,鄭太後不僅請來了朝中的幾位留下來的鞏固之臣,比如徐大學士、孔師這樣的,還請來了平國公王破,與長生公子,金城侯這樣的人。
可以說這是鄭太後少有的幾次,召集了這麼多人來商議事情的時候。
“太後娘娘,這是怎麼了?召集了這麼多人來?”田浩極少出現在這種正式的場合,更極少參與大興城的政務,除了武力震懾,他旁的一概不搭理。
這也是為什麼,不管是走的了還是留了的人,都對長生公子無可奈何的原因。
任是誰有了這般權柄,又年紀輕輕的,肯定會得意非常,甚至會翹起尾巴來!
但長生公子不是一般人啊!
以至于很多老臣認為長生公子是個忠臣,只不過是拐著彎的盡忠罷了,不然如何費心保下三位殿下的性命?又立了代王呢?
“長生公子有所不知,東王與西王派了使者來報平安。”留下來的徐大學士,現在就是文官之首了。
徐閣老已經在家頤養天年,輕易連門都不出。
“我知道啊,聽人說了,怎麼了?”田浩還是不明所以:“難道他們對太後娘娘不敬?”
不應該吧?日後不管誰繼位,鄭太後都是母後皇太後。
“他們沒那麼大膽子。”徐大學士也覺得納悶兒:“這點子規矩還是有的。”
“有什麼有?”鄭太後卻淚眼朦朧,說話都帶著哭腔了:“他們各自到了地方,入住了陪都的皇宮,這本無可厚非,可他們卻跟哀家說,那倆女人如何尊稱?”
那倆女人,分別是走了的馬嬪娘娘,與安嬪娘娘啊!
一個是東王的生母,一個是西王的生母。
“他們想如何尊稱?”孔師頓時就寒了聲音:“她們在宮裏是嬪妃,就算是聖人不在了,她們最多被您提拔為太妃。”
“可是來人說,她們好歹也是穿過鳳袍,兒子登基過的人。”鄭太後氣的眼淚直掉:“哀家難道要說,尊她們倆為太後?一朝出了三位太後,這成何體統?”
田浩還糊塗的問:“從前朝開始,太後就有了明確的規定,怎麼他們不知道嗎?”
“他們要的不是什麼規定,要的是那個名份。”王破拉了他一下:“說是來問太後娘娘,實際上就是想不給太後娘娘低頭唄,連遙尊母後皇太後都不想了。”
人家有親娘在身邊,又有強有力的外家立在那裏,且封地就番,憑什麼要遙尊嫡母啊?
來人敢拿這個問題來詢問鄭太後,其實就已經擺明了車馬,不尊重鄭太後了。
鄭太後一輩子要強,名正言順的太後,平生最是在意這個,卻被人如此詰問。
怪不得招了這麼多人來哭訴。
“平國公說的很是!”鄭太後十分傷心的道:“哀家自認為,不曾虧待了他們母子四人,連她們僭越都沒有怪罪,更沒有以洛陽王亂臣賊子立了他們又廢了他們說事兒,還想哀家怎麼樣?問哀家如何?哀家能如何?”
其實鄭太後是被氣著了!
聖人在的時候,這倆女人算個什麼東西?
後來發生了許多事情,鄭太後也不曾將二女放在眼裏過,只是她們的肚皮爭氣,生了個龍子罷了。
那麼點兒大的孩子,知道個什麼?
但是做母親的還能不知道事情嗎?
這個時候,跟她要名份?虧的她們說得出口,也虧得她們竟然有如此默契。
“豈有此理!”孔師大為生氣:“名份?想要名份就該在先帝那會兒,好好伺候先帝,而不是這個時候跟您要名份。”
先帝那會兒,後宮起先是很亂的,連元後都難産而亡,可是後來先帝就對後宮下了狠手,先太後去世之前,尚且維護一二個嬪妃,等到先太後與元後都去了,先帝就將後宮來了個大清洗,將後宮牢牢地攥在了自己的手心裏。
妃嬪晉升十分嚴格,康盛帝哪怕寵愛一個女人,也不會讓人越級晉升,非得一步一步的來才行。
哪怕是生了皇子的那幾位,都是如此。
從不曾有過例外!
而且每一次晉升都不是給後宮某一個女人單獨舉辦的,而是一批一批的來,最多的時候,十幾個人,最少也得三五個人。
內府都有記載的,從不單獨寵愛一個女人,向來講究的是雨露均沾。
“孔師切勿動怒啊!”幾個老臣趕緊勸了一下這位耿直的孔聖人之後。
田浩卻一臉無所謂的樣子。
“長生啊,你一向聰明伶俐,可有什麼好的應對主意?”鄭太後發現這些人光顧著發怒,沒有提供一個建議,十分的無奈,但這說白了,既然是後宮之事,肯定是極少有大臣想摻和的,大家都有些避諱呢。
鄭太後無意間看到田浩的表情,頓時醍醐灌頂,其他人可能方正,且不愛管這個事兒,她有可能吃個啞巴虧,還受了屈辱。
但長生這孩子一向是個狂傲的性格,且驚世駭俗的事情可沒少做,或許能有辦法呢?
“好主意沒有,損辦法有個。”田浩客氣的一呲牙。
古靈精怪的樣子,頓時逗笑了還眼中帶淚珠兒的鄭太後:“損辦法總比哀家這沒辦法的強,說說看。”
作者閑話: 江湖有話要說:猜猜,長生出什麼餿主意?
本站無彈出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