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關燈
小
中
大
第184頁
袁勝蓮臉色便微微變了:“如今沈家正被彈劾著呢,沈雲殊也敢給許氏請誥封”
紅衣撇著嘴道:“那不是許氏的姐姐被封了才人,眼看著要進宮了嗎”
袁勝蓮默然半晌,才低低地道:“那是人家的命好……”
紅衣垂了頭。可不是命好麼。一樣是庶出,一樣是叫家裏當了籌碼,可人家許氏運氣就那麼好,她家姑娘卻……
“別管她。”袁勝蓮閉上了眼睛,“沈家早晚是要倒的,就算許氏現在風光,那又怎樣”靠著沈家來的誥封,等沈家一倒,她自然也是要倒的。可佑王不一樣,佑王是皇室血脈,是能當一輩子王爺的。就連她生的兒女也是皇家血脈,天生就能過好日子……
沈雲殊奏請誥封的事兒,許碧是在離京之後才知道的:“這時候奏請那些人不會覺得咱們失心瘋了嗎”延和殿裏這會兒還堆著好多彈劾沈家的奏章呢。
兩人已經在船上了。知雨等人很有眼色地都找個借口出去忙,把沈雲殊和許碧單獨留在了船艙裏。沒了下人,沈雲殊就往鋪好的錦褥上一躺,雙手枕在腦後,架起了二郎腿,活脫脫一副在西北草原上曬太陽的模樣,半瞇著眼睛嘿嘿一笑:“這可是好時候——你娘家姐姐不是剛剛封了才人嗎”
許碧目瞪口呆地看著他:“你,你這是利用許家……”
沈雲殊心裏微微一緊,睜開眼睛望著許碧——莫非她是不滿了
按理說,這件事他該先跟許碧說一句的,只是許瑤中選的消息才從宮裏傳出來,賜封的旨意還沒到許家呢,許良圃在翰林院的口風就變了,凡提及江浙之事就引經據典地說東瀛乃是蕞爾小國。
既然是不值一提的小國,倭寇之患自然不算什麼,許良圃這態度已然明顯是傾向于袁家了。沈雲殊不想叫許碧煩心,所以這事兒就一直不曾提起,只在離京之前才陰了許家一把。只是這會兒看許碧的意思,難道是不滿他把娘家拉下水嗎
沒想到許碧呆了片刻,卻噗地一聲笑了出來:“你要把許家氣死了吧”
從許瑤攀著袁勝蘭中選,她就知道許家這是要依附太後一黨了,巴不得跟她這個出嫁女撇清關系呢。可現在沈雲殊上這麼個奏表給她請誥封,又是在沈家被彈劾的時候,人人都會覺得他敢上這個誥封,就是想借許瑤的東風了。
如此一來,這誥封要是批不下來呢,許瑤不免有些沒面子。宮裏嫉妒她的人定然不在少數,她們絕不會管許家究竟想不想跟沈家扯上關系,只會拿這事兒來諷刺許瑤。
可要是誥封批下來了呢,那就表示皇帝還是覺得許沈兩家是好姻親,那許家又怎麼能撇得清這幹系呢
“你可太壞了!”許碧想明白這裏頭的事兒,樂不可支,“許瑤這會兒不知氣成什麼樣子了……”
沈雲殊這才松了口氣,拉了她的一只手道:“你不生氣”
“生氣”許碧怔了怔才猛然醒悟過來,她好像不該這麼高興!
“生氣……是有那麼一點兒……” 許碧大汗——現在再裝生氣,會不會已經來不及了
“只有一點兒”沈雲殊心裏又踏實了一些,看許碧這樣子,也不像真的生氣了。
“比一點兒再多一點兒吧……”許碧有些無奈。按時下的觀念,雖說女子嫁了就是夫家的人,但娘家卻是她們的靠山,夫家這樣算計娘家,她怎麼也該有些為難的。但她剛才真是高興得太快了,幸災樂禍得太明顯,換了誰也要疑心的吧
說到底,還是她從來沒有把許家當成自己的家的緣故吧。
兩世為人,家對她來說都是不是一個十分令人愉快的話題。她慣于一個人生活,即使到了這裏也沒有改變,更沒有把許家當成“娘家”的概念。對她而言,那裏不過是一群陌生人罷了。
“其實就是——”許碧艱難地尋找著措辭,“以後大少爺做事,能不能先跟我說一聲,也讓我心裏有個準備……至于我娘家那邊,如今他們固然會恨咱們,可日後或許就明白了……”
沈雲殊舒了口氣。她明白就好。許家想攀附太後,這是犯了皇帝的忌,這會兒他多利用許家一些,日後皇帝想起來,也會對許家寬幾分。
許碧也偷偷地松了口氣。他沒懷疑就好。不過以後她要仔細點了,再出這樣的破綻,未必沈雲殊就不會懷疑。
不過這口氣一松,她倒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了:“可是這麼一來,夫人只怕要難為路姨娘……”逮不著她,許夫人說不準就要拿路姨娘撒氣。
沈雲殊幹咳了一聲:“其實……賜封聖旨下來之後,叫人去送賀禮的時候,我叫人往你姨娘那裏傳了句話,讓她若是在家裏呆不下去,就去寧壽庵住一陣子,那邊自有人關照她。”
“寧壽庵……”許碧搜腸刮肚地在記憶中尋找了半天,才想起來那是京城裏一個不大不小的庵堂,還蠻有點名氣的。
不過這名氣跟大相國寺那樣的地方不同,寧壽庵的名氣來自于“苦修”。
如今往庵裏廟裏去住的人并不少,但好些打著清修啊祈福啊的名號進去的,都是去過清閑日子的。只要香油錢給得夠了,別看是在寺廟裏,照樣什麼都有。據說就是想吃葷,廟裏都睜一眼閉一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xbanxi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