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關燈
小
中
大
第226頁
司儼難得地笑了一笑:“這奏折,我暫時不上。”
韓南節先是一怔,隨即便有些了悟:“大人是疑心……”若不然為什麼只留他一個人呢這顯然是對丁守備的說辭根本不相信啊。不過說真的,連他都不相信呢。只不過若說那丁守備身後還有人,可就有點太駭人了,那可是手握江浙一帶軍權的……
司儼卻是在此時似乎明白了為何沈家父子會被調到江浙來,只是這話他還不欲與韓南節說。從自己女兒身上,他算是知道了口風不嚴的危害,韓南節也還年輕,雖然品性是他看好的,卻也怕他還缺歷練,不如少知道些的好。
不過有些事卻是他一直知道的,那倒可以跟他談談:“此事,細想起來頗多可疑之處。”
這還要從那王禦醫向自己傳遞消息開始。當時他聽見“殺良冒功”四字便覺得頭皮發炸,全被吸引住了,此時回想起來,其實直到如今也并沒聽得市井之中有此傳聞,那王禦醫是從哪裏聽來的似這等聳人聽聞之事,只消有一半點兒消息就會傳得滿城風雨,如何一個養在府中的禦醫都知道了,市井之中卻無傳聞呢
如此一想,司儼不得不懷疑,王禦醫乃是被人指使才透露消息給他的。恰好官府那邊的歷年記錄又確與沈家上報數目相差一百餘人,那麼屠掉桂池村,這一百多頭顱也就補上了。
倘若沈雲殊沒有阻攔那丁守備,只怕此時他就會認定沈家的確殺良冒功了。而沈雲殊當時若是拖延一二,等那丁守備真將村子屠了一半再出現,可就是鐵證了。
正因這鐵證沒有到手,司儼才真心地覺得,沈家的確是保國衛民之人,不忍用百姓的鮮血去換來自己能扳倒對手的“鐵證”,這樣的人,斷不會誇大其辭以爭奪功勞,更不會行殺良冒功之舉!
那麼,如果沈家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就是袁家了。若依他的脾氣,此刻就要上表彈劾,請朝廷自丁守備下手,查一查袁家了。
可是,如果皇上調沈家父子前來江浙,那皇上多半也是疑心了袁家,但為什麼卻不明說,還要在朝堂上做出傾向于袁家的舉動來呢
司儼若只是個一味只知梗著脖子的人,也走不到如今了。他想了又想,越想越覺得此事甚為複雜,他現在若是就這麼直愣愣地捅出來,未必就是件好事。
“我想,先上奏折向陛下言明,倭患為實。”司儼思慮再三,決定還是不對韓南節說太多,“袁家鎮守江浙,對此先見不明,理當彈劾。更有那丁守備,險些因誤聽消息而殺害良民,也該懲處。”
韓南節連連點頭,卻有些不明白為什麼司儼要特意將自己留下卻只說這些。便聽司儼緩緩道:“你帶著我的奏折先回京城,就說我還要在此地再細細調查倭寇之患,屆時,你要借遞奏折之機向陛下秘奏,你在桂池村所見。”
他看著韓南節似乎有所悟的目光,又叮囑了一句:“只要將事實奏于陛下一人即可。”這年輕人踏實能幹,也有機靈勁兒,聽說家裏父母俱亡,若是司秀文能嫁了他,倒可少受些束縛,日子也能過得自在些。
第74章 過節
同是中秋, 京城裏的節慶味兒似乎是更濃些,尤其佑王府裏,這還未完全天黑, 各式花燈就都點了起來, 盞盞都是宮中手藝, 瞧著繡彩輝煌,真是一片天家氣象。
袁勝蓮坐在床上,從窗口望著外頭。她這廊下也掛了燈,因要應節, 燈上不是嫦娥奔月就是玉兔搗藥,雖則畫得都不相同, 其實大同小異,看多了也有些無聊。
不過這是當然的。每年宮裏雖然都會賞下新巧樣的花燈,但那都是要供有名兒的主子們觀賞的。佑王夫妻不必說, 世子和小郡王小郡主們自也是尊貴的, 再就是兩位側妃也能得著,至于她這裏,不過就是拿舊年的花燈來敷衍罷了。
腿上的傷處又傳來一陣陣的疼。原本傷筋動骨一百天,可她只在床上養了不到一個月就起身了, 又在與那醉酒侍衛的踢打中扯動傷處,自是傷上加傷, 請來的郎中都說了,這若再不好生養著,只怕將來走路就要瘸了。
想到那天的情景, 袁勝蓮就覺得心中之痛猶勝于腿上的疼痛,仿佛鼻端還能聞到那侍衛身上發出的酒臭與汗臭,身上還能感覺到那雙粗糙的手……
一陣惡心,袁勝蓮不禁扭過頭去幹嘔了兩聲。恰好門簾一掀,一個穿檀色褙子的丫鬟提了食盒走進來,見她這樣便尖尖地“喲”了一聲,假模假樣地湊上來:“姨娘這是怎麼了,可是哪裏不自在該不是有孕了吧奴婢這就去回王妃,請個太醫來給姨娘瞧瞧可好”
袁勝蓮知曉她是在故意惡心自己。這丫鬟是佑王妃賞下來的,名叫紅袖,據說是特意按著紅衣的名字挑過來的。不過袁勝蓮心裏明白,這就是佑王妃安排過來盯著她的!
她并沒真的失身,那侍衛酒醉得厲害,也不過就是撕扯揉搓了她幾把,就被人撞破了。佑王妃大約還是顧忌她是袁家女,沒敢做得太絕。
可其實也沒有什麼兩樣了。那時她衣裳都被扯得粉碎,全落在人眼中,難道她還能去求袁太後,給她尋個嬤嬤來驗身不成縱然是驗了,難道還要去京城裏貼個告示,昭告她尚是完璧
就是此刻,只怕袁太後和袁家人都恨不得她死呢。宮裏派出來的那個嬤嬤,言語之間不就是這麼暗示的麼最好是她一頭撞死在佑王府自證了清白,還能給活著的姐妹們加一層貞烈的名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本站無彈出廣告
司儼難得地笑了一笑:“這奏折,我暫時不上。”
韓南節先是一怔,隨即便有些了悟:“大人是疑心……”若不然為什麼只留他一個人呢這顯然是對丁守備的說辭根本不相信啊。不過說真的,連他都不相信呢。只不過若說那丁守備身後還有人,可就有點太駭人了,那可是手握江浙一帶軍權的……
司儼卻是在此時似乎明白了為何沈家父子會被調到江浙來,只是這話他還不欲與韓南節說。從自己女兒身上,他算是知道了口風不嚴的危害,韓南節也還年輕,雖然品性是他看好的,卻也怕他還缺歷練,不如少知道些的好。
不過有些事卻是他一直知道的,那倒可以跟他談談:“此事,細想起來頗多可疑之處。”
這還要從那王禦醫向自己傳遞消息開始。當時他聽見“殺良冒功”四字便覺得頭皮發炸,全被吸引住了,此時回想起來,其實直到如今也并沒聽得市井之中有此傳聞,那王禦醫是從哪裏聽來的似這等聳人聽聞之事,只消有一半點兒消息就會傳得滿城風雨,如何一個養在府中的禦醫都知道了,市井之中卻無傳聞呢
如此一想,司儼不得不懷疑,王禦醫乃是被人指使才透露消息給他的。恰好官府那邊的歷年記錄又確與沈家上報數目相差一百餘人,那麼屠掉桂池村,這一百多頭顱也就補上了。
倘若沈雲殊沒有阻攔那丁守備,只怕此時他就會認定沈家的確殺良冒功了。而沈雲殊當時若是拖延一二,等那丁守備真將村子屠了一半再出現,可就是鐵證了。
正因這鐵證沒有到手,司儼才真心地覺得,沈家的確是保國衛民之人,不忍用百姓的鮮血去換來自己能扳倒對手的“鐵證”,這樣的人,斷不會誇大其辭以爭奪功勞,更不會行殺良冒功之舉!
那麼,如果沈家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就是袁家了。若依他的脾氣,此刻就要上表彈劾,請朝廷自丁守備下手,查一查袁家了。
可是,如果皇上調沈家父子前來江浙,那皇上多半也是疑心了袁家,但為什麼卻不明說,還要在朝堂上做出傾向于袁家的舉動來呢
司儼若只是個一味只知梗著脖子的人,也走不到如今了。他想了又想,越想越覺得此事甚為複雜,他現在若是就這麼直愣愣地捅出來,未必就是件好事。
“我想,先上奏折向陛下言明,倭患為實。”司儼思慮再三,決定還是不對韓南節說太多,“袁家鎮守江浙,對此先見不明,理當彈劾。更有那丁守備,險些因誤聽消息而殺害良民,也該懲處。”
韓南節連連點頭,卻有些不明白為什麼司儼要特意將自己留下卻只說這些。便聽司儼緩緩道:“你帶著我的奏折先回京城,就說我還要在此地再細細調查倭寇之患,屆時,你要借遞奏折之機向陛下秘奏,你在桂池村所見。”
他看著韓南節似乎有所悟的目光,又叮囑了一句:“只要將事實奏于陛下一人即可。”這年輕人踏實能幹,也有機靈勁兒,聽說家裏父母俱亡,若是司秀文能嫁了他,倒可少受些束縛,日子也能過得自在些。
第74章 過節
同是中秋, 京城裏的節慶味兒似乎是更濃些,尤其佑王府裏,這還未完全天黑, 各式花燈就都點了起來, 盞盞都是宮中手藝, 瞧著繡彩輝煌,真是一片天家氣象。
袁勝蓮坐在床上,從窗口望著外頭。她這廊下也掛了燈,因要應節, 燈上不是嫦娥奔月就是玉兔搗藥,雖則畫得都不相同, 其實大同小異,看多了也有些無聊。
不過這是當然的。每年宮裏雖然都會賞下新巧樣的花燈,但那都是要供有名兒的主子們觀賞的。佑王夫妻不必說, 世子和小郡王小郡主們自也是尊貴的, 再就是兩位側妃也能得著,至于她這裏,不過就是拿舊年的花燈來敷衍罷了。
腿上的傷處又傳來一陣陣的疼。原本傷筋動骨一百天,可她只在床上養了不到一個月就起身了, 又在與那醉酒侍衛的踢打中扯動傷處,自是傷上加傷, 請來的郎中都說了,這若再不好生養著,只怕將來走路就要瘸了。
想到那天的情景, 袁勝蓮就覺得心中之痛猶勝于腿上的疼痛,仿佛鼻端還能聞到那侍衛身上發出的酒臭與汗臭,身上還能感覺到那雙粗糙的手……
一陣惡心,袁勝蓮不禁扭過頭去幹嘔了兩聲。恰好門簾一掀,一個穿檀色褙子的丫鬟提了食盒走進來,見她這樣便尖尖地“喲”了一聲,假模假樣地湊上來:“姨娘這是怎麼了,可是哪裏不自在該不是有孕了吧奴婢這就去回王妃,請個太醫來給姨娘瞧瞧可好”
袁勝蓮知曉她是在故意惡心自己。這丫鬟是佑王妃賞下來的,名叫紅袖,據說是特意按著紅衣的名字挑過來的。不過袁勝蓮心裏明白,這就是佑王妃安排過來盯著她的!
她并沒真的失身,那侍衛酒醉得厲害,也不過就是撕扯揉搓了她幾把,就被人撞破了。佑王妃大約還是顧忌她是袁家女,沒敢做得太絕。
可其實也沒有什麼兩樣了。那時她衣裳都被扯得粉碎,全落在人眼中,難道她還能去求袁太後,給她尋個嬤嬤來驗身不成縱然是驗了,難道還要去京城裏貼個告示,昭告她尚是完璧
就是此刻,只怕袁太後和袁家人都恨不得她死呢。宮裏派出來的那個嬤嬤,言語之間不就是這麼暗示的麼最好是她一頭撞死在佑王府自證了清白,還能給活著的姐妹們加一層貞烈的名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本站無彈出廣告
錯誤提交
章節錯誤,缺章少章
內文錯誤,文不對題等
其他錯誤,找書或者網站等問題
還可以輸入1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