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關燈
小
中
大
第260頁
青螺一直跟在她身邊,自然是把許碧的話都聽在耳朵裏的。她比連玉翹還世故些,當然不會相信許碧所謂的“某家聘了個二房”的說法,那分明說的就是連玉翹呢,也只有自家姑娘聽不出來,還當成了真的。
所以,她對許碧的態度當然也看得更清楚——這位大少奶奶分明是不肯讓表少爺納妾,連玉翹若只是表妹,她自然會對表妹好,可若成了“妹妹”,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青螺心中也極是矛盾。原先她也覺得留在府裏是最好的,姑娘這一輩子也就不必再吃苦了。可如今——大少奶奶顯然不容人,可姑娘跟著她這些日子,看得出來她又實實在在是為了姑娘好。
看著連玉翹紅潤了許多的臉頰,青螺是半句埋怨的話也說不出來,最終也只是說了一句:“不管姑娘去哪兒,奴婢總跟著,是好是歹,奴婢都陪著姑娘便是。”橫豎她是姑娘的人,姑娘如今要自己拿主意了,那不管最後怎樣,她總跟著姑娘,一輩子不離開。
第84章 攤牌
欽差的棺木到杭州的時候, 沈家父子也跟著回來了。
不單是沈大將軍,連袁翦也回來了,整個江浙都有點戰戰兢兢, 畢竟欽差是從他們這裏出去的, 雖然是死在了福建, 但朝廷那裏肯定也要責問:為什麼欽差出行的時候不好生派人保護
其實這挺冤的,就像沈夫人說的:“欽差是微服,都不曾說要去哪裏,如何保護呢”
的確, 司儼等人是悄沒聲走的,還裝成了商人, 這怎麼保護派軍士去,豈不就穿幫了嗎
沈大將軍嘆了口氣:“不管怎麼說,欽差遇害, 本地官員總也逃不了罪責。首罪當然是福建那邊, 估摸著福建的知府和守備都要被問罪了。”一個政方,一個軍方,不問他們的罪問誰的呢雖然那兩個可能更冤枉一點,連欽差到了他們轄下都不知道呢。
沈夫人不關心福建知府, 她關心自家人:“老爺呢還有董家那邊,可會有事”
“我倒還好。”沈大將軍畢竟是新到江浙的, 袁翦防著他們父子,不叫他們領太多兵,這會兒有什麼責任自然也扣不到他們頭上, 袁翦才是第一負責人呢。
“董大人也還好。”當然免不了要被朝廷一同斥責,但杭州府畢竟離著沿海還遠一點兒呢,海匪的事兒也問不到他頭上來,所以問題不大。不過明年就該,這一次江浙與福建兩省的官員考評都休想評到上等,大家不丟官就是萬幸,三年之內是別想再升遷了。
沈夫人聞言才放了心。董知府這官兒也不算小了,杭州又是個好地方,就是再升遷也未見得就能比這裏更強,能在原職再留三年也很不錯。再說沈家還不知要在江浙呆多久呢,若是親家一下子又去了別處,倒是不方便了。
既是自家人都沒事,沈夫人便對外頭的事兒不怎麼上心了,轉而噓寒問暖起來:“這天氣眼看著冷了,海邊風又硬,衣裳可夠暖大郎這一路回來也累了,快回去歇著罷。”把衆人都打發走了,便叫人備熱水給沈大將軍洗漱,一邊又叫擺飯。
沈大將軍方才在屋裏,把衆人都看過了,見個個臉色都不錯,可見家中無事,便也放了心,便問起沈雲安定親的事兒:“怕是要先緩一緩,總要等朝廷的旨意下來再說。也不要大辦了……”剛死了欽差,這裏就大張旗鼓地下聘定親,豈不是紮眼
沈夫人也知道這個道理,只是心裏憋屈。兒子一輩子也就這麼一回喜事,卻偏趕上這事兒!當初還暗暗譏笑沈雲殊的喜事辦得倉促,六禮都不曾走;如今看來,自家兒子也好不到哪裏去,六禮雖能走,卻也要小心翼翼,倒好似是偷來的親事一般。
“等他們成親的時候再辦得熱鬧些便是。”沈大將軍也是見過董藏月的。雖然董知府油滑了些,但女兒是歸母親教養,董夫人為人端方,教導出來的女兒也不會歪了。再者沈雲安中了秀才又定親事,這本是雙喜臨門的好事,卻因為欽差出事都不敢再提,沈大將軍也覺得有些惋惜。
沈夫人總覺他偏心,其實兩個都是兒子,他豈有不疼愛的可沈雲安被沈夫人養得嬌氣,根本在軍營裏呆不住,讓他大為失望——倒不是說一定要子承父志,但只呆了幾個月就熬不住也就不罷了,連對他直說的勇氣都沒有,還要母子二人串通起來作戲騙他,明明是吃不得苦,還要賺個孝順的名聲……
棄武習文沒什麼。練武固然辛苦,讀書也不是什麼輕省事;且國家若承平,文官比武將更有前程。可這怕苦畏難還要弄虛作假,沈大將軍就十分不悅了。幸而之後沈雲安沒再做出類似的事來,讀書也還用功,當初的惱怒就漸漸淡了。到底是自己的兒子,能中秀才,沈大將軍自然也是極高興的。
“這些日子梅家兩位公子都住在府裏,安兒可有向他們請教”沈大將軍在營裏見過梅汝清,對他的學問十分推崇,一回來就問起這個,“梅家人的學問不單是讀書,更是頗知世事疾苦,安兒多向他們請教,大有裨益!”想也知道沈夫人是舍不得沈雲安出去游歷的,那就向游歷過的人多請教請教,也能得許多好處。
一提到這個,沈夫人臉上的笑容就有些淡,含糊地道:“自是常去的,只是梅家兩位公子還要出門會友,且他們都是舉人,安兒只是個秀才,也有些談不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xbanxi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