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4章
深夜,嬴政提前批複完奏折。
因為使用了鄒愛卿獻上的神童紙與毛筆的關系,確實如小孩所說的,嬴政的辦公效率變得更高了。
男人松開捏了一整晚的筆桿,搖晃著稍有酸痛的脖頸,纖長的眸子微闔。
“對了,鄒舍人之前說的《孤憤》、《五蠹》是不是已經找到了?給寡人拿來?!?br />
嬴政想起那天黎箏向自己推薦的幾個才人。
似乎分別是韓國公子韓非,趙國棄臣姚賈還有從軍的李信。
不愧是周游列國的神童。
對出身、職務、年齡各不相同之人的才能了若指掌,實在令人嘆服。
趙高遞來的幾個竹簡還沒打開翻看,嬴政已然信了小孩的推薦,默認這三位人士,都絕非等閑之輩。
而當他看完了韓非所寫的整本《五蠹》,這種想法更是達到了新的高峰。
執掌秦國的君王猛然起身,動靜之大差點牽翻了身前的案幾。
他伏低身子,又將竹簡從頭到尾的閱讀了一遍,長嘆道:“此書作者是誰?若是能夠與他把臂同游,暢聊書中思想,即便是讓寡人去死,也不會有任何後悔了!”
看到嬴政如此欣賞《五蠹》的作者,再思及那才當了榜首的小孩,趙高心中一個“咯噔”。
此子能力確實不凡,隨手一個推薦,便能使人得到大王空前絕後的最高評語。
但,不能再放任其成長下去了,長此以往,大王只會對他更為青睞有佳。
他還是個舍人的時候就敢于自己當面嗆聲,以後若是坐上了高位···
“趙高?”
心思陰沉的隱宮被等待著他的君王叫醒。
“在!大王有何事宣高?”
長夜漫漫,是人就總有疲憊走神的時候,嬴政倒沒有責怪他,只是急迫的用指骨敲了敲竹簡:“這書的作者是?”
誰?還能是誰?
不就是您近來最喜歡的那無禮豎子所推薦的韓非?
心裏翻江倒海的火氣,明面上,趙高諂媚的笑了:“大王您貴人多忘事,這位作者,就是韓國的韓非?!?br />
漆黑的天空驟然閃過一道驚雷,霎時將黑夜變為了白晝,而後傾盆大雨,嘩然而下。
皇宮中,一名步伐遑急的中年男子身披蓑衣上了牛車,在顛簸與車軸滾動的“咕?!甭曋幸宦穪淼搅死韫~府邸門口。
“大公子,李斯大人來了?!?br />
黎箏備了熱湯和長布,招待在冷風和寒雨中跋涉,渾身涼意的李斯。
她很是稀奇:“李斯大人可是有什麼急事?竟在如此深夜登門拜訪?”
李斯一口氣沒喘,上來就是:“王欲見韓非,已派軍隊前往韓國,逼韓王將他交出?!?br />
黎箏微愣。
若非所處國家不同,韓非可說是嬴政的靈魂知己,一入朝拜官,必定能靠著嬴政的欣賞終身順遂。
只可惜,他們陣營立場皆不相同,在韓成為秦國所滅的第一個國家之時,兩人注定背道而馳。
嬴政攻打韓國,逼韓非入秦一事,不論有沒有她黎箏,都會如此發展。
面色平靜,黎箏又將熱湯捧上。
“李斯大人,喝口湯暖暖身子吧?!?br />
中年男子找了張席子跪坐,看到黎箏絲毫不外露的內斂心緒,不由得對她的評價更高了一些。
他苦笑了兩聲:“既然鄒百扈對此事不感興趣,那麼便聽聽另一件吧?!?br />
“鄒百扈可還記得曾向大王推薦三個人?韓非、姚賈、李信。”
李斯急匆匆的從章臺宮趕來,在路上不敢有片刻停歇,只因這消息太過駭人。
一心只想盡快將事情告訴黎箏。
“大王要賜死姚賈!”
——
因分外相信黎箏,嬴政還未見過黎箏推薦的這三人,便已經篤定他們必是能人。
除去遠在韓國的韓非和正在打仗的李信,能夠被他立時召見的,就只有姚賈一人。
即將下令召見之時,趙高卻發難了。
他見不得黎箏通過推薦才子在嬴政面前再進一步。
愣是憑借著三寸不爛之舌將活的說成了死的。
“大王,在召見之前,是否還是先考驗一下此人?”
“他若真有大才,為何在鄒舍人推薦之前沒有半分名氣?”
“這——”嬴政有片刻沉吟。
見此計有效,趙高立時加大力度:“大王,韓非公子乃是李斯大人的師弟,既然李斯大人能在大王這裏受到重用,那麼韓非公子可以博得您青睞之事便很好推測?!?br />
男人身上渾厚的君王氣勢半點不減,他薄唇微抿,眉毛稍皺:“你是說,鄒愛卿是投寡人所好?”
趙高退後半步,又是一拱手:“大王所言正是,鄒舍人推薦的三人中,只要有一個能得大王喜愛,那麼另外兩個,即便是臨時湊來作數的,也能同樣得到重用?!?br />
嬴政雙手在書幾上一闔,雙眼冷冷的睨向趙高,淩厲的墨色黑眸中閃過一絲危險,但也只是小半瞬,很快,又恢複了平靜:“哦?如此一說,倒也有幾分可能?!?br />
小孩當日即興做詞,擡手便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嬴政看得心裏喜歡,也是憑著意興問的有沒有人才推薦。
可詩詞或許能幾步作出一首,人才就未必能立時想出好幾個了。
當天時間緊迫,她隨口捉兩個來湊數,也是很有可能的。
再說,如韓非這樣的大才,難道還真的能讓他一次性遇上兩個之多?
珠玉在前,瓦石難當,後頭之人與韓非對比,即便再有多少能耐,都要被對比成螢火了。
修長的五指在紅銅色的書幾上一下一下的敲打,男人道:“那麼,高愛卿有何看法?”
唇角陰鷙的一勾,大半張臉都沉在陰翳之中的趙高知曉,他的計謀已經得呈了。
嬴政想起那位遠在韓國的韓非,心中便滿是見到對方的迫不及待,對于姚賈,直截了當的做了甩手掌櫃:“很好,那便照你的想法來吧?!?br />
——
“大王要將姚賈殺了!”
看見小孩終于露出驚慌失措的模樣,李斯終于感到內心平衡了:“鄒舍人稍安勿躁,且聽斯細細說來?!?br />
黎箏只覺火燒眉毛。
姚賈!那位姚賈就要死了!
可李斯還要慢慢道來。
黎箏向嬴政推薦的三個人中,韓非會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韓非子,李信則是未來的秦國將軍,只有姚賈,在後世之人的耳中,可說是完全沒有聽過。
那麼對現在的秦國來說,這三人,哪一個最為重要呢?
當然是——現今尚還寂寂無名的姚賈了!
繼信陵君魏無忌率五國聯軍擊退秦國大軍之後,再無人擁有信陵君那樣的威望,足以統帥各國士兵,一同戰鬥。
但在戰國後期,秦朝接連攻打韓國和魏國,將這兩國家吞并到瀕臨亡國之際,而剩下的幾國,除了作壁上觀的齊國之外,更為強大的楚、趙、燕等國家自知不能放任秦一國做大。
他們再度開始暗中聯盟,準備幾國聯合作戰。
若是四國聯軍一并攻打秦國,那麼秦國便會自顧不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是姚賈在危機關頭站出來,向秦王自薦!
表示他能游走多國,破壞四國間的聯合。
不出三年,果真說到做到。
擊破了各個國家間的連盟不說,還讓他們爭相割讓土地,賄賂大秦,只求秦國能夠不要攻打他們。
也就是過秦論中的“爭割地而賂秦”。
這位對秦國來說至關重要的重臣,竟因為黎箏的一句提前推舉,而要被大王賜死了?
黎箏屬實不能接受。
就算她的小小蝴蝶翅膀能夠掀起熱帶颶風,可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
“大王為何要殺姚賈?”
李斯長長的嘆了口氣:“為了考驗他是否真的身藏才華?!?br />
趙高要從三個方面來考驗姚賈——膽識、武力、智慧。
黎箏只覺得匪夷所思:“那跟殺死姚賈,又有何關系?”
趙高想要用考驗來難倒姚賈。
而這種難倒姚賈的方式,會取走他的性命。
小孩急得團團轉:“究竟是怎樣的考驗,李斯大人不能直說嗎?”
趙高準備了一只用來關姚賈的籠子,籠子外是三只黑豹,如果他能毫發無傷的從籠子裏走出來,再制服三只黑豹,就算是黎箏有識人之明,姚賈也配得上君王的賞識。
聽了這歪理,黎箏差點以頭搶地。
趙高分明是想要置姚賈于死地,而後狠狠打黎箏的臉!
姚賈身上雖確有幾分武力,但真正讓他大放異彩的才能,還是游說諸國的如簧巧舌和高明的計謀!
換句話說,姚賈就是現代的優秀外交官,而趙高卻要檢測特種兵能力的方法來檢測姚賈!
黎箏當下就坐不住了。
姚賈是秦朝轉危為安,統一六國的肱股之臣,說什麼她都要將他保下來!
第二天一早,小孩騎著馬駒火速趕往章臺宮。
“大王,還請大王收回成命!”
見到小孩,嬴政眼中閃過一絲興味。
昨日,是他故意讓李斯知曉此事前往黎箏府邸,將消息告訴小孩的。
這不,果真就來了。
正要開口,被趙高搶白道:“鄒舍人為何要大王收回成命?莫非是這姚賈不堪大用,受不起考驗?”
黎箏憤然擡頭,一雙眸子火冒三丈的看向趙高。
正是此人,讓應當傳承多代的國家斷葬于二世,讓忠臣良將死于非命!
本以為只要等到胡亥年齡漸長,再除掉趙高就能避開原先的命運,但沒想到他竟然如此能舞,連助秦統一的姚賈都敢下手!
黎箏冷冷的睨了他一眼,突然改變了注意。
“大王,臣有一議!臣覺得趙高大人的考驗太過簡單,即便姚賈能夠通過,也無法彰顯出他的才能來!”
那份經歷了121個任務世界之後,做什麼事情都淡定從容的神采回到了黎箏身上:“不如這樣,將關姚賈的籠子做的大上一些,再把黑豹從籠子外頭放到籠子裏頭。”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xbanxia.com )